金融发展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49764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目前已经处于重要的战略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推动,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逐渐增大,需求侧的刺激政策已经无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清除经济结构中供给侧的障碍,并为我国经济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经济发展的产业供给侧没有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做出调整,形成了供需错位的现象,而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结构性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从供给侧着手进行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性问题,这是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讲是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流量和存量的动态分配平衡,实现从低端供给结构向高端供给结构的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来看,金融供给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所以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在历史实践中,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背景不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我国金融发展在历史上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产业结构面临严重问题的形势下,金融发展并没有很有效的从金融供给侧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理论、马克思金融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理论基础,系统性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及其传导过程,并从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出发,总结出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四种金融供给约束。在影响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理论的逻辑性结论。通过国外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和经验总结,结合制约影响机制作用发挥的金融供给约束,探索了消除金融供给约束的改革路径。本文一共分为八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社会经济背景、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简评,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并介绍了研究的具体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从研究的视角出发,展开叙述了本文涉及到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理论、马克思金融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夯实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的理论思想之后,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金融发展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总结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供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影响,深入的剖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及其传导过程。金融发展经过不同的传导模式,通过影响机制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成不同的金融供给,进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优化效果。在金融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金融抑制现象的存在形成了制约影响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金融供给约束,政府必须进行改革路径的选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消除金融供给约束,最终实现产业供给结构从低端向高端的转换,提高产业供给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第三章是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章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首先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进行了一般性分析,总结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即产业供给结构从低端供给结构向高端供给结构的持续转换,并最终体现在四种类型的产业发展中。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为基础,从金融发展的特征、本质、功能中,采用抽象的方法对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概括出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四种影响机制,并对影响机制的传导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通过四种影响机制发挥作用,分别是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机制、加速传统产业转型的补充校正机制、化解产能过剩的产业整合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识别控制机制。在影响机制的传导过程中,金融体系通过间接融资传导模式和直接融资传导模式金融体系作用于四种影响机制,进而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成不同的影响,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影响机制的作用下,不同的影响机制对我国产业发展形成不同的传导效果。优势企业的发展会促使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传统产业的转型会促进产业关联水平的提高,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将促使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是提高了知识化产品的生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效果。
  第四章是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金融供给约束。在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础上,针对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等角度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并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性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金融发展历程、经济金融化程度、金融业增加值等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考察。从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对制约影响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监管体制约束、政策性金融约束、金融工具创新约束、市场融资结构约束等四种金融供给约束。这些金融供给约束导致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不能有效的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化解产能过剩、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形成了障碍。
  第五章是金融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融资结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搜集了2002-2015年中国金融发展的年度数据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融资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都具有正向的影响,从而验证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角度,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时间角度,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时序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金融发展指标对于我国不同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效果,同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金融指标对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也有着差异化的影响。
  第六章是国外典型经验与借鉴。本章选择了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经验。通过比较分析,试图在金融发展促进结构优化的先进经验中找寻理论的现实写照。对优势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应该充分借鉴美国和印度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加强对资金渠道以及新兴金融产品的监管,确保金融体系能对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对很多传统产业的转型而言,我国应该借鉴日本和印度的金融发展经验,加强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有效的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从美国和日本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来看,我国应鼓励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产能过剩产业提供并购重组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的支付手段,促进产业的整合从而实现过剩产能的化解。从美国、日本、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应该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尤其是要重视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来优化市场融资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七章是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改革路径选择。本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在现有的金融供给约束基础上,借鉴国外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的对金融供给侧的改革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着金融监管体制约束、政策性金融约束、金融工具创新约束、市场融资结构约束等四种金融供给约束,政府应该从金融供给约束出发采取改革措施,来畅通金融发展的四种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可以推进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健全政策性金融体系,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在激发金融工具创新活力基础上,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市场融资结构的持续优化,将有效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可以从不同角度改善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消除金融供给约束,保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顺畅发挥作用,完善金融供给结构,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作为本文研究的结尾章节,在前文系统性的分析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四种影响机制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存在着四种金融供给约束,阻碍了四种影响机制的顺畅传导。实证结果证明,我国金融发展整体上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金融发展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影响效果不同,在不同时期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着差异化的影响。要消除我国目前的金融供给约束,必须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实施改革,促进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最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基于本文研究基础上,本章对还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些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在对经济学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拓展和深化,可能创新之处如下:
  1、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运用了结构主义等分析方法,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即低端产业供给结构向高端产业供给结构的持续转换,体现在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并在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展开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研究,拓展了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推进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以往的研究中,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都是笼统的从影响机理以及影响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三期叠加”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归纳和概括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融通机制、补充校正机制、产业整合机制、风险识别控制机制等四种影响机制,并对影响机制的传导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从而对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在我国金融发展的历程中,金融行业较少从资本要素供给的角度来进行实践的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这主要由于金融发展的研究很少能从改善金融供给结构和金融供给质量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的现实背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总结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金融监管体制约束、政策性金融约束、金融工具创新约束、市场融资结构约束等四种金融供给约束,并对消除金融供给约束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是对我国当前金融发展实践的经验及其发展方向的系统总结和重新审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航空行业的不断发展,飞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各条航线的不断规划和增加,也使得飞机票的价格越来越低.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将飞机作为远程出行最佳选择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飞机票售价发现飞机票的价格制定是和它的淡季旺季之间有着直接关联的,淡季的飞机票售价要远远低于旺季.各个航线的不同,飞机的飞行时间不同都对于机票有着直接影响.而飞机
学位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稳健的从“束缚”迈向“自由”,处于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客户的消费习惯和价值理念不断革新。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渠道、产品、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利息净收入,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和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传统银行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智慧银行业务顺应时代的潮流迅速发展,用户数量和交易金额随之提高,
经济增长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期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因此,金融发展问题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们广泛关注的对象。目前,宏观环境异常错综复杂,四川省进入经济新常态,在这个大环境下,对四川省及五大经济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金融发展是否对四川省各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如何影响、差异何在以及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四川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很强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伴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逐步成立,有效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良性竞争。截至2016年12月,国内共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323,000亿元,同比增长15.8%,从整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虽远小于国有独资的四大商业银行,但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在我国成功加入WTO和金融开放的
学位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一方面会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来提升居民幸福感,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面临着地方财政压力,政府会通过“土地财政”来缓解这一压力,从而会抬升房地产价格,这也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感。  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在房价正式上涨前和房价上涨后,地方政府公共福利支出与房价水平对不同类型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判断财政分权是否会产生调节作用。对此,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爆发之时没有对我国产生明显影响,但随着国际需求的下降,我国的出口额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并间接促成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形势。金融效率,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狭义上讲,金融效率仅以在金融市场上的从事金融中介职能的行业,进行配置金融资源时的金融效率;广义上讲,金融效率时指整个金融市场的投入产出效率,换言之,应包括整个社会在达到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时的状态。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呈现了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由此产生的农民工群体也在逐渐壮大。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农民工的规模迅速扩大,其生活观念与发展路径伴随着契约化的企业劳动环境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过程中却持续享受着“二等公民”的待遇,其子女教育选择问题也日益突出,逐渐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考核指标就包括城镇化率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国内外学者对于城镇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建立了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两部门”的模型,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并产生城乡收入差距是由于大量的“零值劳动人口”的存在。但是该理论忽略了农村产业技术升级及农村收入增加的必然性,费景汉和拉尼
学位
长期以来,幸福一直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对其自身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平的主观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典经济学家基于效用理论认为个体收入水平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收入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自从Easterlin(1974)提出收入与幸福感的“幸福悖论”,关于收入与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新关注,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到收入差
影子银行自“次贷危机”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日益扩大,由影子银行引发的各类危机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对传统商业银行体系有巨大影响。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效应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银信合作非保本理财为例,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以及风险。指出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效用基于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