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爪山到汤家岗:史前文化进程当中的“湖湘特色”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进程看,湖湘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汤家岗文化时期,有两个中心区域,一个是湘西地区的沅水中游,一个是湘西北地区的澧阳平原。这两个地区的文化,体现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特色,也体现出不同的精神文化属性,二者结合,可称为“湖湘特色”。从文化区系来说,沅水中游和澧阳平原的旧石器文化,有(?)水文化类群和澧水文化类群之别。(?)水文化类群代表的,是一种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澧水文化类群代表的,则是一种新兴的、充满朝气的社会风尚,即当新时代的曙光来临时,如何面对挑战,适应环境,改善生活。这种“花开两支”的表现让湖湘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既固本强基又开疆拓土,可谓内外兼修,攻守平衡。新、旧石器时代之交,湘南玉蟾岩的古人类沿袭着华南旧石器砾石石器工业传统。他们频繁狩猎,经常捕鸟,不时捞螺,偶尔抓鱼,并且发明陶器,驯化栽培稻,开启了湖湘地区的“广谱革命”。和玉蟾岩相比,澧水流域的古人类受新仙女木期影响,在石器工业上先后两次做出受迫性改变。因此,从发展进程来看,湖湘地区的“广谱革命”始于玉蟾岩,“新石器革命”终于澧水流域。彭头山文化到皂市下层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迅速发展。水稻的栽培与驯化,改变了澧水流域先民的饮食结构,促进了陶器的制作,也促成了聚落的成形。彭头山文化早中期,聚落当中没有贫富差距,成员之间较为平等。彭头山文化中晚期,八十挡遗址修建了壕沟和土垣,人口也有了较大增长,祭祀活动出现,早期秉承的全民公有制受到冲击。由于聚落的群体性格逐渐从外向趋于内敛,开疆拓土、挞伐四方的思维方式逐渐让位于安土重迁和持旧守成,再加上聚落内部的分化以及祭祀活动的妄滥无度,八十垱逐渐走向衰亡。新石器时代中期,湘西先民最主要的生业方式仍然是渔猎和采集。高庙文化早期,业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纹饰与图案表达方式,白陶地位得到凸显。高庙文化中晚期,白陶器皿上以细密篦点戳印的双翅獠牙兽面、飞鸟、太阳、山、波浪、八角星等图案的使用达到顶峰。从精神层面看,高庙文化极其强调祭祀,祭祀场所在聚落正中,呈中轴分布,由“梯阙”和兽面构成神性空间,由司仪所在的主祭坑和从祭人员所在祭祀坑构成人性空间,由房屋和窖穴提供附属服务。这三方面内容支撑了祭祀场所的空间结构,反映出高庙文化是一支讲究自然崇拜、重视精神信仰的考古学文化。汤家岗文化时期,聚落人口增多,活动空间扩大,共享领地进一步压缩。汤家岗遗址的壕沟,属于常年蓄水又带有土垣的“环壕土围聚落”,功能也从防洪发展到防人,说明聚落竞争开始常态化,“掠夺”属性增强。从社会形态说,汤家岗文化时期,聚落内部业已形成扩大家庭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差异,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本时期的汤家岗人,已经摒弃了“家为巫史”的做法,高度统一、高度集权的思想观念开始在聚落当中贯彻实施。通过以上梳理,可以认为:从(?)水文化类群到松溪口文化,沅水中游的先民在生业经济上以渔猎和采集为主,极其强调精神信仰和艺术审美;从澧水文化类群到汤家岗文化,澧阳平原的先民在生业经济上从渔猎采集为主发展到以稻作农业为主,精神文化也逐渐萌芽、茁长,并在汤家岗文化时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文化整合。以上两套不同的发展模式,说明在长江中游地区,强调精神信仰和艺术审美的渔猎族群只能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做到极致;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会由以稻作农业为主导的族群承担重任,在整合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把稻作经济和渔猎经济的思维方式做出整合。汤家岗文化对湖湘地区的文化贡献,就在于此。通过以上梳理,还可以认为:气候、环境等因素虽然对一支族群的生业方式有深远影响,但在族群的发展过程中,精神和物质的齐头并举也至关重要。汤家岗文化能够最终整合湖湘地区的文化因素自成体系,在于澧阳平原的先民数千年来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与时俱进和兼收并蓄;而沅水中游地区以“(?)水文化类群”和高庙文化为代表的族群,在物质上但求温饱,后期仍然固执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精神信仰和艺术审美之上,没有考虑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最终文化失调。两地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总结,可称为“湖湘特色”。
其他文献
生物体内的活性物种和微环境在维持生命活动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高效合理的分析工具对生物体内活性物种和微环境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由于其操作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生物体环境内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医学生物、环境保护、化学检测等领域。本文以香豆素为基础结构单元构建了四例检测生物体内活性物种和微环境的荧光探针,为生命体系中的疾病检测提供了新的识别诊
学位
本研究分析了双方经济关系对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合作的具体对象。本研究采用的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中国和科特迪瓦之间的经济合作案例。调查证实,中国和科特迪瓦之间的联系使后者被置于国际战略问题的中心。首先,如果通过可行的合作来开发自然资源,那么这些资源就意味着机会。而与中国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中国在以非洲为首的国际舞台上是相当重要的。中国为其专利权人提供了投资和发展机会。非
学位
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已经成为了当代粒子物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包括了在粒子对撞机上直接寻找新的粒子和新的反应道,在味物理中间接探究新物理效应,以及在宇宙学上直接或间接探测新迹象。这些基础研究的主要动机既有来自现有理论的不足,也有来自实验上长期存在着的与标准理论相互矛盾的反常现象。众所周知,标准模型中微子是无质量的费米子。但上个世纪末对中微子振荡效应的实验观测证实了中微子不仅有
学位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SM)是迄今为止描述自然界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最为成功的理论。自标准模型建立以来,大量的实验检验都支持了它的可靠性。然而,标准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暗物质候选者问题、味物理实验偏差等,这其中就预示着可能存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New Physics,NP)。鉴于目前在对撞机上的直接探测并没有发现任何新物理的明确信号,人们期望着在各种低能味物理过程
学位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实验是研究比强子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带电粒子径迹测量能够获得关于粒子的运动轨迹、相互作用顶点、能量和动量等关键信息,是高能物理实验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未来粒子加速器向着更高能量、更高亮度的方向发展,高能物理实验对径迹探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体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分别作为径迹探测中最主要的和空间分辨最高的探测器,由
学位
本论文拟解释为什么在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法国在非洲的传统政策会逐渐衰落并可能结其历史。作为末世论层面的一部分,笔者将从“结构效应”的逻辑出发,把结构逻辑和其可能的效应结合起来。本文选择了由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正式提出,并由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进行丰富的结构现实主义作为解释的理论基础,方法学层面采用以战略分析和历史方法为基础的定性研究方法。此外
学位
在高能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一种部分子层次自由度接近热化的新物质形态被产生出来,称之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相对论重离子碰撞领域现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输运模型、流体力学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理论框架是实现这一物理目标的有力工具。多相输运模型AMPT被用来模拟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相空间完整的演化。其能合理地描述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多个物理观测量,同时基于AMPT模型的
学位
本论文重点研讨关于“权力”和“参与”概念间关系的理论难题。作为社会和政治科学中的争议性概念,学者们在跨时段、多方面研究中对“权力”和“参与”进行定义和理论创建。权力和参与已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本文对社区日常生活这一权力关系和参与经验或多或少显而易见的背景进行审视,为相关理论提供一个经验性切面。将调查定位在社区的背景下,旨在试图探索这些概念是如何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概念是如何被理解的。具体而言,
学位
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量子色动力学(QCD)的相结构。在自然界中,夸克和胶子被禁锢在强子内部,人们预测高温和高密条件下,夸克和胶子自由度可以从强子中解禁出来,形成如同宇宙大爆炸后几十微秒产生的物质,其通常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在实验室中人们通过大型加速器把重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使其发生对撞,碰撞产生的能量被沉积在很小的空间内,
学位
探索物质的基本构成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高能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径迹探测器是测量和重建带电粒子轨迹的装置,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理解和分析所研究的物理过程,重建粒子飞行路径和精准确定其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径迹探测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CMOS像素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于像素传感器而言,位置分辨、能量分辨、时间分辨、读出速度、功耗、物质量等是其重要的特性。本课题以国际上研究的径迹探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