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文学地理探论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低谷,前人对辽代文学的评价往往是略而不提,或一带而过,辽代文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冷寂状态。二十世纪以来,对辽代文学的研究开始打破长期冷清的局面。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辽代文学研究进入活跃期,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辽代文学的研究尽管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但多是从整体上对辽代文学进行历史的线性研究,或者是从文化角度分析辽代文学的风貌及其成因,而从时间、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对辽代文学进行研究的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地域视角出发,运用文学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辽代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情况,辽代本土文学中心和文学活动中心所在与变迁,辽代与周边邦国之间的文学交流,辽代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以及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地理发展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静态的层面分析辽代本土文学地理。以对辽代文学家的生平考辨为基础,得出辽代本土文人的籍贯分布情况。文学家的籍贯分布及其变化,可以视为文学区域兴衰变化的反映,由此可以得出辽代本土文学中心的所在及其变迁。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动态的层面分析辽代文学的活动中心。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静态的,文学的发展则是动态的。以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为界,辽代前期以上京为首都,后期迁都中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变动,引起辽代文人群体流向的改变,形成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文学活动中心。此外,随着辽代文人的任职、贬谪、迁居等形式的流动,在辽代其他地区也有文学活动的发生。第三部分考察辽代与周边邦国的文学交往。辽朝大致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期间与辽并存的有五代诸国、北宋、西夏、高丽等。辽与周边国家相互之间文学交往主要是通过使节往来实现的。双方使者在行使使命时,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与唱和,在流动中促进了彼此之间文学的沟通和互动。第四部分揭示在中原汉文化和北方地域文化双重影响下的辽代文学面貌及其成因。辽朝立国后,积极吸取汉族文化,汉化程度不断加深,文学也逐渐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契丹地处朔北,人民鞍马为家,逐渐形成了以勇敢剽悍、粗犷豪爽著称的民族性格,其文学创作受此影响,亦带有质朴刚健的本色。辽代文学可以说是中原汉文化和契丹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第五部分探讨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地理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在辽代以前,契丹所处的朔北大地是文学上荒凉之地和边缘地带。辽代文学的勃兴,对这个边缘地带的文学开发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辽代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情态助动词是表达情态的重要手段,有关论著很多,但是,研究者或以英语为本,或以汉语为本,将二者相结合的对比分析研究论著甚少。《英汉情态助动词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了《散文佳作
架空乘人装置具有运行安全可靠、人员上下方便以及输送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架空乘人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从架空乘人
《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是一篇关于企业产权个别制度、制度范型和一般理论的研 究论文,全文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对涉及企业产权方面的法律
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于《满文老档》的研究逐渐为世人所关注。对于《满文老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版本学等领域,较少有人涉足文学。虽然《满文
近年来,我国大兴安岭珍贵的山地偃松林连续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偃松林逐年积累丰富的可燃物是火灾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偃松林火灾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
广东省汕头市前美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地区潮汕民系聚落的典型代表。其聚落的建设由聚族而居到析居而聚,呈现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建筑单元-建筑组群-聚落"的聚落
《诗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最早的一部民俗史料集。孙作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他从文学、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经》进行
本文以汪曾祺的京剧剧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汪曾祺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在对其京剧作品进行分期的基础上,以其小说文本创作到京剧剧本创作跨文本写作方式的独具特色为切入口,论证
魏晋玄学与朱熹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两大思想潮流,它们有着极强的哲学思辨和系统义理,尽管中间相隔数百年,然玄学之“本末”、“体用”、“言意”、“动静”、
本文以明代温州府的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有明一代温州作家全面的考察研究,包括对作家生平著述的考察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描画出明代近300年温州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