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之间,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病区住院的5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在症状加重时住院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和病原学、前驱病因,合并症、肺功能、肺部 CT特点,以及住院和症状缓解时门诊运用的中药以及疾病复发次数、住院时间、发病的季节以及个人史和随访预后情况等进行整理和分析,期望通过该课题找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用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收集本科住院5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在症状加重时住院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病原学、前驱病因,合并症、肺功能,肺部 CT特点及住院和门诊运用的中药;以及疾病复发次数、住院时间、发病的季节以及个人史和随访情况,填写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回顾调查表和自拟症状评价表,使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找出患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个人史和随访预后情况,以及住院和门诊用药等方面,并对使用频率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中药药物之间关系密切的药物所组成的药对以及聚类方组,得出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在症状加重和症状缓解时使用中药的规律,以及发病相关因素的规律。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患儿中,男性44例(75.8%),女性14例(24.2%),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构成比;在年龄分布方面,10月龄+~2岁年龄组(60.3%)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发病季节中,冬春季发病例数占74%;在胎龄方面,足月儿组构成比明显高于早产儿组;在胎产史方面,G2P2患儿32例占55.1%,住院时间集中在7到21天之间,构成比约占63.7%;前驱病因以感染为主,合并重症肺炎占大多数,肺功能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血气分析以低氧血症为主,肺部CT方面,明确描述肺部有“马赛克灌注征”征表现的31例(53.4%);在病原学诊断方面,病毒感染阳性率占77.8%;在证型分布方面,毒热闭肺兼血瘀证和痰热闭肺兼血瘀证占63.4%,对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后5分到8分的病例数39例67.2%;对随访情况中家庭治疗占55.3%。症状加重时患儿用药共录入中药129味,药物总频次14367次,出现频数≥20次的中药(总频次13578次)进行统计分析,这些中药共有63味,占所有药物总频次的94.5%,使用频率在50次以上的药物有44种,占总频次的91.01%;药类方面,止咳化痰平喘类应用最多,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次之,药味以苦、甘、辛三味最为常用,以寒、凉为主要药性,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对9个,药物组合4组;症状缓时门诊药物汇总录入中药186味,频次在500次以上的中药药物有48种,共计出现94896次,占总频次的85%。在1000次以上的药物有16味,共计34752次,频次占总频数的35.4%;药类方面温阳药物应用最多,药性以温热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肺肾经,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1个,药物组合5组。 结论:症状加重时证型分布以毒热闭肺兼血瘀证、痰热闭肺兼血瘀证型多见;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随访情况家庭治疗占一半以上。根据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加重时用药以寒、凉为主,归经以肺胃经为主,治疗以清化热痰、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为主;症状缓解时用药以温、热为主,以肺肾经药物为主,治疗以温阳通闭、止咳平喘药兼活血化瘀通络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