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际语言,是了解世界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由于缺乏一定的英语环境,阅读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新课程改革及英语高考逐渐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师过于注重阅读篇章中基础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学生的语言图式得到了充分训练,而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的操练有所欠缺。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教师过多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被动接受输入性知识,学生参与度不高,阅读兴趣下降。此时,探究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为解决阅读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表征工具,以图式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为基础。主次信息分明、框架结构清晰、色彩丰富多样是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分析文本内容。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为实验载体,将思维导图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旨在探索思维导图的运用是否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以H高中两个高三平行班100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及访谈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研究,利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实验前,由问卷调查及试卷测试结果可知,两个班在英语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仅在教学方式上有区别,A班采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在阅读前环节,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环节,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深化文本信息,丰富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在阅读后环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回顾文本,强化知识输出。B班则继续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实验后,本研究对前后测问卷及试卷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低层能力和高层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对照班学生虽与前测相比有所改善,但未有显著性变化。同时,为了深入了解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的效果,随机抽取并访谈了实验班10名学生,学生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持肯定态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增强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且低层能力和高层能力均有提升,这为今后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我国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如今,古诗词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不论是从2011年版《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从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的占比都可以体现出来。学好古诗词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继承文化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过程。而要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系列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必
目前,我国高铁战略是我国重大的国家战略,高速铁路的开通提高了区域经济总量,加强了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缩短了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总体上看,高速铁路的开通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等级不同受到高铁的影响的内容、方向与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区域经济圈中的非中心城市,高铁的开通虽然起到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犯罪迅速增长,不仅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大大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领域犯罪及其刑法规制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本研究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的概念和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相关判决,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现状,并分析这些法律规定中现存在哪些问题。此外,也对国外的
初中生处在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由于发育的第二高峰的到来,造成了外型、内脏和性的急剧发展与变化。而与之相比的心理变化却赶不上生理变化。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初中生心理问题频发,这也给初中生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必要性和复杂性。虽然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对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很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慢、落实程度不高等问题。初中心理健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型阅读模式,“自读课文”处于三位一体的中心位置,重在连接“教读课文”与“课外阅读”,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旨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任务与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一线教师并未意识到自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与意义,也没有找到具体针对自读课型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很多偏差。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除名制度未作规定,为解决司法实践中因股东除名引发的纠纷,《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股东未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过股东会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及时缴纳,股东会可以将该股东清除出公司,以维护公司的发展。由于该规定过于笼统,欠缺可操作性,导致股东除名制度的功能被弱化。在司法裁判中,股东除名纠纷较为复杂,由于现行股东除名制度存在除名事由范围狭窄、除名程序不完善、表决机制不合
传统意义中的教育惩戒是教师基于一定的教育意旨,对学生不当举止施以某种否定性回应,令学生产生痛苦内疚的心理,从而引以为戒,规避不当行为进而习得行为规范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在幼儿园场域中,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其不当行为同样需要引导,但传统惩戒方式并不适用于幼小稚嫩的儿童。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以关怀的角度为幼儿教师教育惩戒提供了新的视域——幼儿教师在惩戒当中首先是一个关怀者。从关怀的关系、关怀的心理状态、关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体现了当下人们对富裕的生活、有质量的生活、公平正义的生活和自我实现的生活的种种追求,同时也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就语文教科书而言,其内容表现出较强的价值取向性,所承载的则是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念,尤其是课文中的主角人物,能够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品格的养成等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分析文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是各项教育工作的落实者。那么,幼儿教师对于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呢?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现状为起点,利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质量调查问卷》、《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质量观察提纲》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保教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频繁,强化了语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被认为越来越重要了,这是一个机遇,更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挑战。语文教师能否抓住教育改革的新机遇和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取决于是否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对人的忽视,将目光从教材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学技巧转向学生学习状态的感知,这些都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教学敏感。语文教师的教学敏感是直接、迅速地分析与理解文本语言,或是敏锐地判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