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不仅具有描述社会、传播信息等传统的媒体功能,而且突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方面的种种限制,使公共话语空间变得越来越开放,也使国际舆论变得越来越呈现多样性。每当国际热点问题发生时,互联网上的舆论动向极大影响着国际公众的态度以及事件的进程,人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过网络媒介把关的“媒体事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连通世界每个角落的互联网既反映着世界,又塑造着世界。  在国际社会中,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传媒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垄断了国际新闻报道,引导着国际舆论,从而控制了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权。他们主导的新闻界,充斥着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并成为西方公众认识中国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境内外反华势力编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种种歪曲言论,攻击中国政体甚至社会伦理道德,这些言论被转换成网络舆情并被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网民日益高涨的政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民众对腐败、垄断现象的不满情绪,借助互联网进行热点问题的炒作,这些言论借助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被无限放大,对中国国家形象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网络媒介特殊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不但能生产出易于被西方社会接受的内容,更能够便捷地传播到互联网开通的每一个角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互联网在更广泛的层面实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民主政治权利,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事业。借助互联网传播性广、渗透性强的优势塑造国家形象,在内容上更容易获得民众的亲近感,在覆盖面上能够形成最广泛的传播范围,从而使得国家形象的建构不但从质还是量上都能获得增强。因此,用好互联网国际传播这个平台,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宣传与政治主张的输出,有助于增强我国与国外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获得更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工具。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又要防止其引发的问题演变成为政府危机、公共危机,影响国家形象。作为极具开放性的互联网媒体,在媒体活动的策划中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和世界性的眼光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要把中国放在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中去考量,要做好可能被丑化的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与歪曲中国形象的势力做斗争的信心、勇气和艺术。能否有效利用和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兴利除弊,是关系到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课题。  本文力图面向中国现实,立足全球化的视野,将历史案例与问题意识、危机意识相结合,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阐释网络舆情的特点、功能、影响,剖析网络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探讨互联网给中国国家形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网络舆情传播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建设等。本文重点关注国际视野中的网络舆情信息以及国际舆论氛围,从网络舆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角度进行探析,希望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今年五月,注定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了强劲的经济发展信号,“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也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西周以来,伴随着我国宗族传统的变迁,乡村治理模式也呈现了复杂变化,但直至建国以前,城乡社会的“二元”治理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目前,我国早教亲子课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不仅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而且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和国家的前途,纠正误区,提高早教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主要参考书目四部分构成。正文中含有7个简表,23幅图片;文后另有12个附录作为补充性说明,包括傣文诗行及其汉语译文、村落仪式介绍、艺人生活简史等。
学位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感恩教育缺失、幼儿没有感恩情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儿教育话题。因此,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
期刊
幼儿环保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幼儿年龄特点的环保主题绘本,利用它真实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环保意识;本文通过挖掘环保绘本意义,结合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魅力”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原意“神圣天赋”。现代人所讲的魅力,指的是一种极能吸引人的力量,一种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一种持续的积累和隐性的存在,具有悦人和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