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吸入感染后宿主免疫应答特性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易在人体呼吸道和肠道中定殖,目前最流行的两个致病型分别是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al Klebsiella pneumoniae,c 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c KP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感染免疫力低下、患有疾病的人群。而hvKP则比c KP毒力显著增强,可以感染健康个体,易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并可危及生命。近年来这两种菌株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关于高毒高耐药菌株(multidrug-resistant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MDR-hvKP)的报道呈上升趋势。如2016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五名外科手术患者,在入住重症监护室期间先后感染ST11型产碳青霉烯酶类的hvKP,最终因对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于重症肺炎、多器官衰竭和脓毒血症。随着此类菌株的广泛检出和传播,该菌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对公共健康造成难以预测的威胁。因此,本研究拟解析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吸入感染毒理特性及其宿主免疫应答特性,为后续开发针对性疫苗与药物,有效控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高毒力高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与传播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构建了hvKP液体气溶胶肺递送感染小鼠模型。不同剂量的hvKP标准株NTUH-K2044通过手持式气溶胶肺递送装置生成液体气溶胶并被递送至C57BL/6J小鼠肺部,根据生存曲线计算得出其LD50约为200 CFU。随后采用100×LD50对小鼠进行气溶胶肺递送攻毒,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小鼠在攻毒后第三天出现大量死亡;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hvKP攻毒12 h后小鼠肺部细小支气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随着时间推移浸润加剧,到60 h其肺泡腔内充满粘液,部分区域肺泡壁断裂;脾病理切片发现感染36 h髓质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到60 h可见被膜下淋巴样细胞增生。而心脏、肝和肾没有明显病理改变。通过脏器载菌量检测发现,攻毒后肺脏中细菌从6 h开始升高,随后呈指数倍数上升,攻毒36 h后肝脏中、攻毒48 h后血液、心、脾和肾中开始有hvKP菌落检出。由上述结果可知小鼠吸入感染模型构建成功。随后通过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小鼠吸入感染后体内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免疫应答动态变化规律。先后检测了100×LD50hvKP气溶胶肺递送攻毒小鼠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与肺灌洗液中多种细胞因子、以及肺中重要细胞群。结果表明小鼠肺内GM-CSF、GRO-α、TNF-α、IP-10、MIP-1β、IL-6、MIP-2在感染后6 h开始显著升高,IL-9、G-CSF、IL-1β、RANTES、LIF、IL-22、IFN-γ、IL-17A从感染后24 h开始显著升高;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升高主要集中在感染后48 h,升高的有IL-9、G-CSF、IL-18、IL-10、GRO-α、TNF-α、IP-10、MIP-1β、IL-6、MIP-2。攻毒后小鼠肺部中性粒细胞比例在12 h开始上升,到24 h后趋于稳定。肺泡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和T细胞随着感染后细胞占比全部呈现下降趋势。而间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占比没有显著变化。上述结果提示小鼠肺部发生了剧烈的炎症反应。接下来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技术,从转录组水平对肺脏主要细胞群的变化趋势和细胞内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从感染后12 h开始迅速上升,至感染后48 h单核细胞数量保持稳定,中性粒细胞至感染后60 h数量依旧升高;肺泡巨噬细胞在感染后呈现上升趋势,在48 h数量开始下降;B、T和NK细胞在感染后数量呈下降趋势;而DC细胞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深入分析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显著变化的蛋白,发现IL-18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在感染后48 h表达量最高;IP-10在多种细胞中都有较高表达,尤其是单核细胞、间充质细胞和肺间质巨噬细胞,表达量在24 h达到峰值;GM-CSF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表达量较低,随着感染呈上升趋势;TNF-α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肺泡巨噬细胞表达量最高,在感染后48 h达到峰值;IL-17总体表达量较低,表达集中在上皮细胞和T细胞,在感染后24 h表达量较高;IL-10表达量总体偏低,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在感染后60 h达到峰值;IL-6表达主要集中在成纤维细胞和间充质细胞,表达量随着感染逐渐升高;IL-1β总体表达量很高,各类细胞都可以进行分泌,感染后基因表达集中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达量呈现逐步升高趋势。最后对转录组水平、细胞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GRO-α、IL-18、MIP-1α、MCP-1、IP-10、GM-CSF、TNF-α、IL-6、IL-17、IL-10、IL-1β的基因表达趋势和蛋白表达趋势相一致;中性粒细胞总体呈升高趋势,肺泡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B细胞和T细胞呈降低趋势,其细胞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都保持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气溶胶感染的小鼠模型,并对小鼠感染后体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在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展示,同时对固有免疫细胞的变化趋势和参与的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这些工作的完成,为深入解析hvKP致病机理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参考,同时也为后续解决高毒力高耐药细菌感染与传播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经皮给药受到皮肤角质层屏障与较低的载药量的阻碍,限制了药物与疾病的应用范围。可溶性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经皮给药制剂可直接突破角质层屏障,快速释放药物。相比于口服与注射给药,可溶性微针给药方便、无痛高效、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目前研究中,可溶性微针主要递送水溶性药物。针对疏水性药物,只能采用纳米粒、包合物或固体分散体等技术得到水中溶解或高度分散的中间体后再制备成微针,制备过程复杂,且载药量较低。同时,通过
目的: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注射液大品种参麦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心血管保护、抗炎以及抑制肿瘤增殖等作用。CYP2J是细胞色素P450酶亚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负责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其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心脏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肝外组织;其代谢AA(Arachidonic acid,花生四烯酸)生成的EETs(Epoxye
蚊虫作为重要的病原体传播媒介,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等多种虫媒传染病,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威胁。伊蚊作为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效能高等特点。登革病毒感染会引起登革热,甚至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等疾病。目前该蚊媒病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并且由于抗体依赖增强引起的继发感染风险使得这种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比其他病毒感染更难。蚊虫对病毒易感机制的研
湿疹属于心身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及瘙痒等为主要症状,可发病于各年龄段人群,其病因复杂,主要与个人精神及免疫内分泌有关。由于部队环境的特殊性,官兵长期处于高强度紧张训练,所以很容易罹患湿疹等心身性皮肤病。湿疹发病后瘙痒明显,易形成“搔抓-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容易反复发作,最终形成更为严重的难愈性湿疹。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口服抗组胺药等对症治疗,容易产生副作用和引起依
硬蜱(Hard Ticks)是一种专性吸血节肢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可以寄生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栖脊椎动物。硬蜱可携带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埃立克体、贝氏柯克斯体等立克次体,螺旋体、布氏杆菌等细菌,巴贝西虫等原虫以及病毒在内的众多人和/或动物病原体。因此,硬蜱被认为是重要的病原载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间、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的原核微生物。蜱传立克次
研究背景: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呈现出约为24小时周期的昼夜交替性节律。正常的昼夜节律可维持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昼夜节律受机体内部因素(如激素分泌、疾病影响等)和外部因素(如光照条件、温度变化等)共同维持调节。生物钟主要由生物钟基因组成的转录和翻译负反馈调节环路调控产生。当机体内源性因素或外界环境因素突然改变,如跨时区飞行和倒班工作等所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乃至全球迅速蔓延[1],气溶胶作为其可能的传播途径引起广泛关注,众多研究围绕该途径迅速开展。在针对病原体气溶胶吸入感染及其防护的研究中,稳定可靠的吸入感染动物模型必不可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相关指南指出,我们应当利用与预估的人体暴露途径相近的方式来建立动物感染模型[2,3]。口鼻暴露途径因实验动物无需麻醉且与人类自然呼吸状态下的感染状态
研究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儿童和老年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评价,了解我国儿童和老年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特点,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分析我国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1)制定检索策略,系统检索CNKI、Wan Fang、VIP、Pub Med、Embas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等后果,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引起的肝脏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严重威胁着全球公共健康。HBV感染引起肝癌的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公认的HBV致癌机制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持续存在引发的慢性炎症、乙肝病毒X蛋白(HBx)作为原癌基因激活剂激活宿主细胞原癌基因表达、乙肝病毒DN
自1989年3月Fleischmann和Pons宣称在室温下通过电解实现核聚变以来,国内外低能核反应(LENR)研究已走过三十多年的曲折历程。近年来,电解法和充氢法实验技术不断提高,大量实测结果证明了超热等异常现象真实存在,实验重复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使这一领域日渐回暖并不断引发关注。由于LENR被认为存在成为优质新型核能源并应用于军民用多领域的可能性,有必要慎重评估LENR技术可行性与发展前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