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逸的建筑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一书中关于未来千年文学的特征之一——"轻逸(Lightness)",以及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渐趋"灵妙化"(Etherialization)为切入点,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特色,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优秀建筑作品的深入思考,发现它们共同具有的一种特质——"轻逸",籍此展开对轻逸建筑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期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对建筑的思考方式.该文以轻逸的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轻逸建筑的形成背景、轻逸建筑的形态表征和轻逸建筑的环境理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轻逸建筑的形成背景部分,简要论述了轻逸建筑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指出技术的解放、生态理念的注重以及审美取向的转变使得轻逸建筑的实现有着坚实的社会现实基础,而理性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矛盾运动则使轻逸建筑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在轻逸建筑的形态表征部分,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分别从建筑的表皮层面、形体层面和空间层面对轻逸建筑进行了深入考察.建筑的表皮虽然存在不同材质的差异,但光洁、精美、细腻等精致美学内涵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建筑的形体呈现简洁、轻盈、流畅、飞扬的现代美学特征,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当代建筑空间体现了一种共享思想,多层次的介入、不同程度的围合和轻松明快的氛围成为其显著特征.在轻逸建筑的环境理念部分,讨论了轻逸建筑与历史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它承载着人类的记忆,轻逸建筑通过维系张力、渗透交叉和涵盖包容与历史建筑相映生辉;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它秀美壮丽、充满生机,轻逸的建筑通过内外交融、量体分化和随势赋形与自然环境共生互动.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轻逸特征是当代建筑的一个新动向.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半透现象的研究及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建筑现象,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该文从视觉感受和空间感受的角度出发,以光学和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大量
当代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化,在建筑领域则是出现消融时域性和地域性的文化趋同现象.中国建筑相对于世界建筑体系而言,是地域性建筑,只有深刻的理解中国建筑体系自身的特点
该文主要探索现代城市精神空间的理论和设计对策.文章运用综合系统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汲取哲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一个时代的哲学基础决定了时代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域被卷入城市的地域范围并逐渐融入城市体系,并形成一种同整体城市规划格格不入的,有违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城市"空间异质
金属材料以其鲜明的特征区别于传统材料,在近现代建筑历史上独树一帜。但目前我国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对于建筑金属材料研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近现代建筑保护修复的质量。金属材
世纪之交,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北京正处于城市大发展的转折时期,面临着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的双重挑战。论文对北京地区“基于区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是从空间形态的角度研究城市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城市规划分支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年代、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进程及其空间形态的差异,
该文通过对满足哈尔滨市日照要求的日照间距系数的研究,分析计算出不同朝向与不同日照标准的日照间距系数,并从日照间距系数调整所引起的居住用地的调整、城市用地的增加、住
江苏沿江地区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处于经济发展前列,但是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优势的发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其中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与逐渐凸显越来
该文主体是以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作为出发点,参考同时期唐朝相关建筑的做法,按照正南门中央台墩、两侧门址、城楼建筑三个组成部分依次进行具体复原.同时,绘制相关复原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