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以及由此造成的区域经济差距这样一个经济学的陈旧话题,但是,本文并不打算利用目前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研究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很难有新的发现和见解。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在生产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解释主要关注于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并预测区域间的经济趋于收敛,这一结论与现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差距无论是在国家间还是区域间均有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期的经济收敛。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放松了规模报酬假定,但是,仍然没有对区域经济差距提出合理的解释,尤其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1991)等人开创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把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纳入经济理论中,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与分散原理,从而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便是受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启发,试图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经济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集聚区的大量出现。中国的产业集聚多在沿海地带发生,中西部地区则少有集聚中心。与之相对应,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呈强劲势头,快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选取这一视角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分别研究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对中国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然后,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的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分8章,主要内容、方法与结论概括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意义,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概括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第2章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论。第3章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介绍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该章首先从第一自然优势与第二自然优势的角度论述产业集聚的成因。由于第一自然优势与某一地区的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相关,属于外生条件,先天形成,很难通过经济政策进行改变,因此,本文的重点关注于第二自然优势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在研究第二自然优势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时,利用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核心-外围模型,分别分析了劳动力流动与资本流动对产业集聚形成的机理。然后,本章通过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局部溢出模型阐述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本章构筑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后面的实证分析部分均以本章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第4章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章首先描述了中国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然后利用空间集聚指数对中国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分析的结果认为目前中国的许多产业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第一自然优势可以解释其中部分产业集聚的形成,但是,很多产业集聚无法通过第一自然优势来解释,这时,需要考虑第二自然优势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第5章对劳动力流动与中国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作实证分析。这一章首先论述了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机理,然后回顾并总结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与现状。本章的重点是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通过计算中国各个省区的劳动力净变动指标与产业集聚指数,分析中国的流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然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劳动力净变动指标和集聚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形成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第6章研究资本流动与中国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这一章首先论述了资本流动的一般机理,然后从国内资本流动与国外资本流动的角度分析中国的资本流动的现状和特征。由于国内资本流动并不存在明显的趋势,因此,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相关性不断增强。第7章就中国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这一章首先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然后,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描述。本章的重点部分是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做计量经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通过搜集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做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不管是劳动力集聚还是资本集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有影响,但资本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第8章是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研究与建议。在这一章中首先分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涵义,然后阐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政策涵义对中国区域政策制定的启示,最后,提出推动产业集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写作作为语言交际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学生语言综合性技能的体现。随着对英语写作的重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
通过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对通道侗族地区鼓楼场所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并对其场所类型进行比较和归类,阐述鼓楼场所的沿承和演变,同时可以为现代公共场所的设计提供借鉴。
本文就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敦煌西夏石窟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清理与辨析。目的在澄清事实基础上,尽早结束西夏学界长期存在着的某些负面影响。
本文结合已有的保护研究及工程实践,在全面总结壁画保护修复方案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将壁画保护修复设计程序分为前期保护研究、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及后期维护设计三个阶段。前期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
研究了提取介质、超声条件和洗脱条件对海洋微藻多糖提取纯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的提取介质可以提取得到不同种类的多糖,超声条件以300W、20min最佳,用葡聚糖凝胶S
目的:探讨在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让患者取改良式膀胱截石位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网覆盖范围呈现规模化发展,并在科学技术支持下,形成了调度自动化体系。调度自动化体系的提出及应用,符合我国电力产业"三集五大"改革要求,尤其是在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规模在持续扩大,城市内交通网络在不断加密.优异的功能品质是一切工程建设的生命所在.由于道路的运行品质和使用寿命是受到通
针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现状,笔者以《消费者行为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即"课堂理论学习—课外自主学习—课程专题调研—创新与创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