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是一类由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恶性疾病。GTN对化疗敏感,低危患者通常采用单药化疗,生存率接近100%,高危和超高危患者则需多药联合化疗,虽然高危GTN患者治愈率可达90%,但超高危和难治性GTN患者的预后仍较差,约40%的患者死于疾病复发和耐药。免疫治疗已成为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肿瘤治疗的又一重要支柱。已有多项前期研究证明PD-L1在GTN肿瘤细胞广泛表达,少数病例报道的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在GTN中的有效率较高,但仍然有患者出现耐药复发的情况,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type immunoglobulin domain-containing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VISTA)是与 B7 家族的配体 PD-L1 和PD-L2同源,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VISTA可诱导FOXP3+T细胞,抑制T细胞的活性,VISTA除了表达于肿瘤细胞,还在免疫细胞上表达,既可以作为配体又可以作为受体发挥作用,但这些作用并不排斥,都可通过抑制T细胞的激活、促进Tregs的抑制功能及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来负性调控T细胞的功能。前期研究已证明VISTA在GTN肿瘤细胞广泛高表达,且与患者的疾病分期、预后评分或预后结局无关,表明VISTA可能作为GTN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由于免疫治疗在GTN中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为分析免疫治疗在GTN中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索GTN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同时在体内和体外单独或联合阻断PD-1和VISTA,研究其抗肿瘤效应。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高危耐药/复发GTN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ocytes,TIIs)中免疫检查点的表达;(3)联合阻断 PD-1和VISTA在体外和体内对绒癌的抗肿瘤效应研究。方法1.招募至少经过两种及两种以上联合化疗失败的高危耐药/复发GTN、患者FIGO预后评分≥7分,血清β-HCG水平异常的GTN患者共计20例,入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联合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按200 mg/次的剂量静脉注射,每次输注30min(不少于20min,不超过60min,包括冲洗阶段),每两周1次;阿帕替尼:250mg,每天一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受试者若能达到完全缓解则在完全缓解后继续维持本治疗方案巩固6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疾病客观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药物安全性,疾病缓解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2.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绒毛膜癌、PSTT和ETT,并有足够的肿瘤样本进行免疫组化的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共计108例,分析TIIs中免疫检查点VISTA、PD-1、LAG-3、TIM-3、GAL-9的表达水平,分析各靶点在不同GTN病理亚型中表达差异及其与GTN患者预后的关系。3.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验证VISTA和PD-L1在绒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在体外细胞水平单独或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的VISTA和PD-1与T细胞共培养对T细胞增殖和杀伤能力的影响,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体内建立绒癌模型来探讨联合阻断PD-1和VISTA对绒癌的抗肿瘤效应影响。结果1.10例患者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期间β-HCG降至正常,中位降至正常的治疗周期为3程(范围,1-6.5程),平均疾病缓解时间为15个月,总体客观缓解率为55%(95%CI,31.1%-78.9%),完全缓解率为50%(95%CI,26%-74%),18例患者发生了任意级别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3级AE,无4级AE发生。最常见的3级AE为高血压(25%)。1例患者因3级AST升高住院治疗而停药出组,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4例患者因皮疹和发热延迟治疗,延迟时间均<14天,1例患者在出现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后永久停用阿帕替尼。2.VISTA和GAL-9在所有的GTN标本的TIIs中均表达,分别有99.1%、94.4%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TIM-3和PD-1分别在92.6%、90.1%的TIIs中表达,分别由45例、56例患者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LAG-3在77.8%的TIIs中表达,其中仅有5例患者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TIM-3和GAL-9在绒癌中表达高于PSTT,而在绒癌和ETT之间、PSTT和ETT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LAG-3在ETT中的表达低于绒毛膜癌和PSTT,绒癌和PSTT之间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TIIs中LAG-3阳性表达的患者PFS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VISTA蛋白在JEG-3绒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表达,体外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的VISTA和PD-L1后与T细胞共培养可显著恢复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降低FOXP3+T细胞的比例;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绒癌模型体内,与单独阻断VISTA或PD-1相比,联合阻断VISTA和PD-1可显著抑制绒癌皮下肿瘤的生长,使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值升高,CD45RO+记忆T细胞比例升高,TILs中PD-1+CD8+T细胞、VISTA+CD8+T细胞和FOXP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45RO+记忆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结论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可作为高危耐药或复发GTN患者的补救治疗,其药物毒性可控,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2.VISTA、GAL-9、PD-1和TIM-3在GTN标本TIIs中广泛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无关;LAG-3阳性表达可能是GTN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这些免疫检查点可能是GTN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3.VISTA蛋白在绒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表达;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VISTA和PD-L1后与T细胞共培养可显著提高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体内,与单独阻断VISTA或PD-1相比,联合阻断VISTA和PD-1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既往小样本人群研究或动物实验提示海拔高度、空气污染会造成心脏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但仍需要多暴露水平、代表性好的高质量人群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旨在探究研究对象居住地海拔高度、两种主要的室外空气污染物(PM2.5和PM10)长期暴露水平与左心室结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 整合了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CHS)和西藏与新疆地区慢性心肺疾病现状调查研究两项大规
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心肌存活显像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PET/CT)心肌代谢显像结合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侧支循环在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对心肌血流灌注、存活心肌、心功能的作用,同时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1
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然而肿瘤乏氧和DNA自我修复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放疗的抗肿瘤效率,甚至产生放疗抵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联合提高DNA损伤、抑制DNA自我修复、抑制DNA增殖或复制、以及改善肿瘤乏氧,从改善肿瘤微环境和全方位抑制DNA增殖来提高放疗的抗肿瘤效率。基于此,我们基于组装的可注射水凝胶构建了三重联合治疗(131I-Hydrogel/DOX/GNPs aggregat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然而,后期乳腺癌发生了转移才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到目前止,我们对转移性乳腺癌的基础理论研究尚不充分,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检测靶标和治疗药物。转移性乳腺癌还是肿瘤界的一大世界性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通过维持肿瘤转移过程中多种重要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在肿瘤
[研究背景]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是色氨酸(L-Trp)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限速酶,其高表达可以促进色氨酸代谢并使其下游产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使肿瘤逃逸免疫。目前对于IDO1的研究集中在胚胎发育、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等方面,在结直肠癌中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临床价值。同时,Ⅱ期结直肠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有较大的争议,对患
食管癌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五年生存率约15%-25%。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食管鳞癌占食管癌90%以上,也是我国的特色癌症。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放化疗,但治疗后容易出现耐药、复发、转移,患者整体预后较差。因此,我们需要深入
目的:寻找卵巢浆液性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其在卵巢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及调控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原发灶和匹配的转移灶肿瘤组织进行高通量LncRNA表达谱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LncRNA。随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单纯疱疹病毒2型是引起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可引起疱疹性脑炎和更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毒可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HSV-2感染后可经感觉神经轴逆行至骶背根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这种潜伏感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可以表现为显性感染出现症状。反复感染给患者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这种潜伏和反复感染导致HSV-2的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困难重重。另外,感染HSV-2后可增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见于30%-40%的糖尿病患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病因,也是预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血压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
研究背景和目的: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惰性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来源于T或NK细胞,现分类命名为T-LGLL和CLPD-NK。该病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自1985年首次定义以来,国内外少有大宗病例报道。并且,该病目前缺乏共识性的标准一线治疗,当前主要为经验性免疫抑制治疗,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及环孢素等。临床医师对该病存在较大困惑,需要厘清认识,规范诊疗。为更好理解T-LGLL和CL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