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微乳混合酸体系制备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非水介质柴油微乳液体系、柴油微乳混酸体系和部分非水介质柴油微乳混酸体系;详细考察了各微乳体系的相行为、热稳定性、耐盐性、增溶性和延缓反应性能,优化了微乳体系组成。研究了部分非水介质微乳混酸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油酸做主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硫酸镍乙二醇溶液为非水介质,可形成非水介质柴油微乳液体系。考察了体系的相行为并获得乳化剂的最佳组成为:m(CTAC)/m(油酸)=1∶1,m(主表面活性剂)/m(辅助表面活性剂)=2∶1。   2)以CTAC、AEO9,正丁醇、正辛醇和混合酸(体积组成为12%HCl、3%HF、5%H3PO4和80%水)为原料可获得柴油微乳混合酸体系。   以CTAC、AEO9、正丁醇、正辛醇、HCL和H3P)4作为混合酸(体积比为4∶1),乙二醇和柴油获得部分非水介质柴油微乳混合酸新体系;该体系柴油用量明显低于水介质微乳盐酸体系;耐受CaCl2浓度达到15万mg/L,优于水介质柴油微乳盐酸体系。两种柴油微乳混合酸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缓速反应效果显著。   3)以AEO9、部分非水介质乙二醇,混合酸(体积比为HCL∶H3PO4=4∶1)和柴油获得了含乙二醇微乳混合酸体系。明确了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和不同温度下的相图,获得了部分非水介质微乳混合酸的热力学数据,该微乳酸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表明该微乳酸体系可自发形成。   本文研究结果可望丰富微乳酸体系,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聚乳酸由于结晶速率缓慢,结晶度低,以致制品耐热性能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场合。因此,添加成核剂调控聚乳酸结晶高性能化,合成具有高结晶性能的聚乳酸,对于聚乳酸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开发高效安全无毒性的成核剂或具有成核能力的催化剂成为扩展聚乳酸在生物医用和食品包装制品高附加值应用的关键。尽管已见报道的聚乳酸成核剂和催化剂的种类很多,但兼有高效成核效果和安全无毒性优点的成核剂很少,兼具高效催化、成
学位
纳米技术与生物分子、药物的紧密结合已经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域——纳米生物技术。该技术的产生可以为帮助我们发现新的材料、方法以及解释新的现象。纳米尺度的磁性材料由于其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功能性极强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用途非常广泛。目前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醋酸丙烯酯法和甘油法三种,但都有一定的缺陷,如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难以解决。采用钛硅分子筛(TS-1)催化氯丙烯与H2O2直接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流程简单、选择性高、无污染等优点,将是未来生产环氧氯丙烷的首选工艺。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TS-1分子筛,并经过挤条成型,将其用于固定床催化氯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多种制备顺酐的工艺流程特点,并介绍了顺酐催化剂的技术进展。着重探讨了苯气相氧化固定床制顺酐过程中,催化剂性能及各种工艺条件对顺酐收率的影响。对苯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发生于人及其它动物上的一类致命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羊搔痒病,牛海绵状脑病(即疯牛
本论文以氧化石墨烯薄片(简称OGS)和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简称PEI)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简称GQD-PEI。然后,GQD-PEI上PEI部分与异丁酸酐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GQD(简称T-GQD)。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反应温度和PEI/OGS投料比对合成得到的GQD-PEI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佳反应温度为180℃;PEI/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