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的孤独——关于乔伊斯《都柏林人》的新精神分析解读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晦涩难懂,充满象征隐喻,历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的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按照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虽然不像后期作品那般引人注目,但《都柏林人》仍是乔伊斯研究者绝不可越过的。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都柏林人》的研究也不少,主要集中在探讨《都柏林人》中的叙述手法、精神顿悟、人物塑造、文化传统、象征、神话原型、与后期作品的关联等方面。虽然《都柏林人》没有采用乔伊斯后期惯用的意识流手法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他已经开始初步探讨都柏林人的存在及其精神世界。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爱尔兰面临重大的社会动荡,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失败、脱离实际的文艺复兴以及天主教的伺机入侵,这一切都使爱尔兰似乎走入了死胡同,使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悲观无力的气氛。整个爱尔兰陷入了瘫痪,而都柏林则是瘫痪的中心。社会的瘫痪造成了都柏林人的悲观、空虚和迷茫。“孤独感”成为了《都柏林人》中成年人的精神通症,从《伊芙琳》开始我们便可以看到都柏林的成年人普遍都生存在一种孤独、缺爱的环境中。本文将用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关于人类“孤独”研究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对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成年人的“孤独”心理状态进行剖析。 根据弗洛姆的理论,人类存在中都有一种固有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无法绝对消除,但人能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孤独”。通过《都柏林人》,乔伊斯展现了由于社会的瘫痪都柏林人所表现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以及他们的排遣方式。然而消极逃避的方法并没有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解救,反而扩大了这种感觉,让他们在更痛苦的深渊中挣扎,找不到出路。如何解救爱尔兰民族,如何摆脱精神危机,乔伊斯通过《都柏林人》最后一篇压轴之作《死者》为都柏林人在孤独中的自救提供了暗示。正如《死者》中男主人公加佰烈最后所领悟的那样:虽然他们这些人还苟且活着,但是精神早已迈入的死者的行列;而真正活着的却是那些有着爱尔兰民族质朴本色的、充满激情的死者。在《死者》中,乔伊斯有意将读者的注意引向了爱尔兰西部,在他心里,那些看似老土的西部人才具有爱尔兰民族质朴自然的真性情,而他们这种宽容无私、敢爱敢恨、勇于献身的传统品质才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乔伊斯在《都柏林人》的结尾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丝爱尔兰人的希望,要在孤独的精神世界中得到解救就必须释放民族的真实性情。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18日,林邦德“古道新履—书法实验作品展”在宁波市117艺术中心举行。林邦德在书法艺术的创新之道上又留下了可贵的履痕。  林邦德是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级奖,40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  林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
期刊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在西方现代派文学黑色幽默这一流派中享有盛誉。他的长篇小说《第22条军规》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幽默、讽刺把
一般而言,道德、信仰、艺术、风俗等等都是文化的内容,人们的能力和气质也包括在文化之中。文化可以定义为“社会成员为人处世所持的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了解校园鼠患情况,为在校园中进行科学灭鼠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粉迹法对整个校园的鼠密度进行测定。结果共布粉块712块,其中阳性粉块为135块,鼠迹率19.4%,学生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表现和探索着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
20世纪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致使西方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科学思维进行反思。推动这一反思运动的重要前沿学科之一就是“批评性话语分析”。该学科并非对传统话语分析的
学位
《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以来,职业卫生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障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职业卫生工作在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