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格列柯绘画风格转变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xfxf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尔·格列柯被后世誉为西班牙样式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其逝后的几百年内几乎被人们所遗忘,其艺术作品中的创新性在那个时代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纵观格列柯一生的艺术,其绘画风格从早期拜占庭风格到晚期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逐步进行转变的。而在晚年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更倾向于个人的主体精神性的表达。而后预示着其后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我们可以从格列柯的艺术中发现浪漫主义艺术、印象派艺术以及现代派艺术在不同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本文将把格列柯的一生分为几个不同的艺术时期,如早期拜占庭艺术风格、威尼斯时期艺术风格、西班牙早期艺术风格、西班牙中晚期艺术风格四个大的部分进行讨论。并从艺术家本人的个人经历、社会历史环境及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如人物造型、色彩、明暗、构图、线条、精神性等方面对格列柯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进行探索与分析,并讨论每一时期艺术作品风格的转变问题。格列柯不仅学习了前辈大师们的艺术技巧,同时艺术家本人又不断的进行艺术上的探索,那么,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是什么?每一时期绘画作品风格转变又有哪些?作品风格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转变对于之后艺术流派又有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本篇文章所要进行讨论与解释的地方。
其他文献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1669年。欧洲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位绘画大师,他一生都在探索和研究光与影在油画中的运用和表现,并将之发挥到令人叹服的高度,其生动的表现力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他颇具光影魅力的自画像是他艺术生涯中的精华,也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本文主要以伦勃朗的经典作品为例来论述油画中光与影的表现语言。论
学位
自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以来“形”“神”就成为中国人物画品评的主要尺度。“以形写神”立论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相学“相由心生”理论的确立,即人的心性能以肉眼可见的形貌得以显现。形貌可分为骨相和皮相二类。骨相决定人物的基本形态,为先天因素,不易改变;皮相为皮肉须发五官之肉表,会随着岁月、环境、心态的改变而改变。故人物的形貌取决于骨相,神貌取决于心相,而皮相又是心相的外现。明清画师在人物画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大
学位
“废墟”是一个跨越时间的严肃主题,也是艺术家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作为木质结构为基本形态下诞生的文明,中国传统绘画中废墟题材的作品鲜少有直观的物像表达。通常如怀古诗一般,或通过隐晦的场景与人物画卷追忆往昔,或通过笔墨意趣表达文人的自我追求。文章的第一章罗列了二十世纪以前及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现代,废墟艺术不同形态的表现。这奠定了整篇文章探索脉络的基调。第二章则是点明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西方的绘画艺术强势
学位
中国花鸟画中,小写意花鸟不似院体工笔那般富丽,也没有大写意花鸟的随性洒脱,而是中国画中相对“小众”的一个方向。明代花鸟画在当时出现了三种风格,且受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人倾向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分别是以浙派为代表的工笔风格、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逸笔风格和以周之冕为主要代表的“勾花点叶”风格。通过对周之冕艺术语言的深入了解,研究其技法的渊源、在作品中的体现及地位价值,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百花图》中蕴含的风
学位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从生活方式到审美观念都在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工笔画作为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审美趣味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创作需求,从题材选择、构图规律到赋彩方式都急需新的变革以满足新时期的审美发展。从近些年各大美术展展出的工笔人物画来看,当下以许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流行元素早已被艺术家们有意无意地运用到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主题
学位
龚贤作为金陵八家之首,其艺术价值的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龚贤的山水画创作在表现形式上,以较为强烈的对比呈现出黑白单色相表达。纵观其大量画作,龚贤这种标志性水墨表达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发展脉络。其形成原因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是艺术创作理念对形式发展形成的影响;二是物象表现与意境传达的笔墨技法需要;三是工具材料的特性与表现效果;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龚贤山水画的章法既袭承了传统的布局方式
学位
通过对文伯仁山水画的技法探析,本文旨在研究文伯仁绘画表现技法的创新与师承情况,以期更全面、更深入地探讨文伯仁山水画在吴门画派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文伯仁山水风格面貌具体技法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其不同形式的山水风格有着很差异,但同时却与不同时期对不同画家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多变的艺术风格背后,是文伯仁强烈的主观选择所致,风格的形成更是与目前文氏家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伯仁山水风格的多样
学位
三个木瓜是五个,二个木瓜已五个,无调式的水墨想象,三个句子以其各自的非同一性结构启示着我的水墨创作。从一开始困顿于“三个木瓜是五个”那种隐隐然仿佛有其形却又无法道说的雾障之中,到末了经本雅明对“星丛”那种即松散又有联系的无调式指认后的走出,过程中,我思考、想象、演绎着一种“三个木瓜是五个”式的水墨表现,并把其中的所得与所失整理在笔记中,论文即是基于平时的创作笔记,对这一总过程作一个更为详实的阐发。
学位
《惟清斋手临各家法帖》是铁保晚年远戍吉林期间所临写的作品,通过其子瑞元汇辑刻成。此帖纯粹以临摹作品刊刻,在刻帖风靡的清中期是独树一帜的,不仅有着其特殊性,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首先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展开对临帖过程、临帖范围、临帖内容以及刊刻目的、刊刻过程、编撰者和刻工等相关信息作一梳理,分析其刻帖形成的历史背景,还原铁保远戍吉林的生活场景与图式;其次,对铁保所选择临帖对象和范围作一比对
学位
张中作为元代墨花墨禽的代表画家,继承并发展了前人在墨花墨禽方面的绘画技法。为了补充完善张中花鸟画技法研究的相关内容,笔者将从笔法,造型,染色方法这三个方面,围绕“松”、“疏”、“明润”三个概念更多地从实践的角度论述张中花鸟画技法,并把张中和《百花图卷》、陈琳王渊的墨花墨禽工笔形态以及明清大写意花鸟画形态作一个对比,从而对张中技法的特点做一个定位,并论述张中绘画给自己绘画实践带来的启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