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自然审美的道教特征及其哲学意义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玄学风气盛行,登山涉水成为士族文人的普遍爱好,甚至就连释教中人也不例外。表面看来,这一现象是在玄学推动下促成的,但我们再细一步考察就会发现,除了玄学本身由于当时之社会政治动荡所造成自身思想个性特征之外,它吸取理论养料的途径——探索道教哲学——所具有的内在特质也是促成它对山水自然产生钟爱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审美是玄学与道教共同促成的,而儒家的山水理念则对这一时期的影响是微弱的、不明显的。本文对这点做了着重地分析。 儒道两家对于山水自然观念的区别在先秦时期便已十分明显。道家特别是庄子因其哲学是从物像自然的本然状态出发,所以认为山水是解放人心人性,审美的结果是“吾丧我”;儒家因其哲学是从物像自然的喻象状态(“比德”)出发,所以认为山水是激奋人心,审美的结果是“一览众山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途径和审美结果均对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交织发展着,许多时候难分彼此,但魏晋南北这段时期却显出了较为明显的道家特征。汉末道教产生,由于其理论的核心渊源是道家(道教的思想庞杂,各家都有,但本体上的立论却是以道家为崇),其美学理念(尤其是当时对山水的理念)也秉承了这一特征。到了魏晋南北时期,因当时畅言玄学的士胄高门普遍信仰天师道,所以道教的审美理念对文化阶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与其说“道家”,不如说“道教”更具现实意义。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步部分分析了先秦儒道两家由于哲学根据不同而对山水自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指出道家对魏晋南北朝的影响是主要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道教对魏晋南北朝的审美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了玄学与当时的般若佛学在内,指出这种影响在当时来讲是普遍的;第三部分分析了魏晋自然审美的哲学路线,指出以感性为基础的智性直觉是其实现审美企图的方法:第四部分分析了道教自然审美的哲学意义,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其企图实现的目的,而这与现象学美学是不谋而合的。 本文结尾意在通过山水审美的途径指出,道教对人的生存的思考是密切而深刻的,即使是现在的主流哲学—现象学,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它有着深层的同一性.现象学美学是对道家道教山水审美的一个哲学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作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和最普遍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篇论文分析了中美家庭教育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家庭
地质工作的成果和荣誉离不开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支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在地质工作领域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不仅适用于本领域的工作和研
慈善事业是基督教会在华活动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于近代教会在华创办的慈善事业,人们很容易将它与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政策联系起来。有不少人认为:外国传教士打着“慈善
虚拟社会其实是现实社会的进一步延伸,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虚拟社会治理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而且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网络”与“现实”互相交融、互相镶嵌
每个族群在自己的历史、传统基础之上形成族群文化要素的过程,都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漫长过程;与此相对,国家权力和主流文化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笔者通过对万尾村京族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患者中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风险。创新点:首次用网络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在心房颤动患者中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在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宗教及宗教规律的认识和相关宗教政策的总和。研究中
印度僧人达摩东渡来华,带来了印度传统的禅法。中经慧可、弘忍等人的不断改造,禅宗于慧能时正式形成。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派。祥宗于中唐以后得到了广泛传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和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的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8组(A组为10例正常对照组,B组为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组为10例结核性脑膜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落叶归根”的观念源远流长。“归葬”即将卒于外者,运回故乡祖茔埋葬或祔于祖茔之侧的行为。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丧葬习俗的一种,“归葬”不仅反映当时人们的死亡观念,更代表了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认同。本文以已出土和文集中收录的宋代墓志资料为主,结合宋代丧葬礼仪制度,从“归葬概念”、“归葬原因、时间、地点”、“宋代官员归葬群体分析”、“宋代归葬问题中体现的丧葬观念”四个方面,对宋代归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