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证明,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而抗战前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顺应并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据此研究,笔者以为理论及现实意义兼具。第一章概述了公共交通诞生前的南京城市发展背景。从城市的地理、政治、历史及人口等社会角度,对城市工商业、邮电业及金融业等经济领域进行观察;由城市的水、陆交通工具的变迁延伸至公共交通的萌现。第二章分析了城市最早公共交通——市内铁路的运营情况。其中,由该铁路的源起,来探讨其管理层面,如组织人事、员工薪酬及设备管理等;再通过对行车概况、票制、拓展事业及营业收支等方面的史料呈现,将其在定都前后的经营状况做比较,探明其之后入不敷出的诱因。第三章研究了公共汽车业的运营。文中概述了其发展外因——城市道路建设;继而描述了自肇始至战前,各公共汽车公司的运营境况;随后对1930年代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江南,做了个案分析,通过罗列公共汽车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公共汽车与电车的对决实例),揭示其完胜之道。第四章介绍了公共交通其他工具的运营。其中,对出租汽车业的票制、车辆及经营史实资料展开分析,对人力车业的票制、车辆、营业等进行探析,甚而对人力车夫的工作、生活等状态,马车业的票制、车辆及营业作描述,以期呈现公共交通业的多元化态势。第五章阐述了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第一,公共交通满足人口需求、均衡人口分布及促进人口流动等,表明其与城市人口的良好互动;第二,以公共交通业所缴纳的车捐为主线,探讨其为战前南京城市财政收入所做的巨大贡献;第三,从订立交通法规、加强车辆管理、强化人员训验及改进交通设备等方面,阐述公共交通业促进了城市管理;第四,时间观念的强化、城市意识的推进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显示出公共交通改变了城市生活。最后,本文将南京公共交通与战前国内城市公共汽车业进行对比,发掘南京所在坐标:观察南京公共交通工具间如何博弈并角出终局;将公共交通对南京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做出适当量化并探析,以结文。
其他文献
<正>201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在韩国首都首尔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扬帆起航。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是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水库作为国家防洪的重要工程,对防御水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许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调速范围宽,转矩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和高效节能等一系列优点,这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传动系统和伺服驱
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ERP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在日常业务中,如果运作顺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效率。但在ERP使用初期(一年甚至更长
不作为犯罪一直是困扰刑法学界与司法界的一个难题。虽然在各国理论界以及司法实务中都基本上明确了不作为犯罪的犯罪形态,但由于刑法理论本身对此构建的不甚完善,争议重重,
从先秦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小规模的海洋实践活动。伴随着这些海洋实践活动,诞生了最早的海洋文学,从此中国海洋文学走上了正式发展的道路。先秦海洋文学具有明显的自然崇
<正>我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常抓不懈,代代相继。
西方唯美主义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突出强调美独立于生活、区别于真和善的独特价值,在西方美学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但其理论也存在诸
南海主权争端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各方,即呈现“六国七方”的割据状态。近年来,南海主权争端呈现出复杂化趋势。本文分析探讨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