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第七次初中体育课程方案研究及启示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s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内有关国外体育课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着研究方法的单一、系统研究较少、研究中结合体育新课标的研究缺乏、韩国体育课程研究不足等问题。 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初中第七次体育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1、韩国第七次体育课程实施是以“以学生为中心,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受益”、使每个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项目”为其课程理念。2、体育课的目标体系由教科目标、以及包含了初中体育课目标和体育课内容领域目标的下位目标组成。3、体育课程的内容由技能类,知识类,运动态度类组成,技能类和知识类由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组成,运动态度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的实施之中。4、韩国第七次体育课程在实施上具人性化,如课程设置中包括了对特殊学生进行体育课的专门规定。5、体育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组成。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由国家规定考核数量与分数比例,学校选择考试科目进行评价。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则以公开课的形式由学校和教育厅的主管进行评价。6、对于韩国第七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韩国学者既有肯定,又指出了不足。 最后,对上述研究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我国新课改的实际,得出以下启示与建议:第一,在对待特殊学生上体育课方面,韩国体育课程考虑的非常细致,而我国的新课改则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和具体要求,新课改在未来的深化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特殊学生这一层面,使得我国的新课改能够更多一份人文关怀元素。第二,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在频度上略显不足,为了培养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国民,建议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能够根据原有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体育课程,不断的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体系,使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能够走上制度化轨道。第三,我国的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体育课内容的选择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困惑,究其原因是教师受到痕迹性惯性思维和迁移性惯性思维的影响。因此,我国在深化体育新课改的同时,可将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国家规定最基本体育运动技能(如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同时学校按照学生兴趣和学校特点安排相对较多的选修课程”,这一模式不仅国家对学校教学内容的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能够保证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在学校的教授,同时也能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特点来安排兴趣教学。第四,在体育评价方面,可借鉴韩国的“国家规定每个学校制定学校评价体系,同时规定每学期教学单元的评价数量,学校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来选择和进行教学单元的评价”这一评价模式,同时建议我国的中学开设学生“评价档案库”,加强过程评价与终期评价的结合。
其他文献
1 工程概况建筑名称 :平安大厦建设地点 :北京市西二环路东侧金融区街C区设计单位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工时间 :1995年 10月竣工时间 :1998年 8月建筑面积 :5 5 2 5 8m2层 
1998年汾西矿业集团面对市场持续低迷和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实际,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实行战略性转移,向离柳矿区挺进,兼并了原柳林县白家焉年产6万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焊机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于201 8年4月10日上午召开了七届四次理事会议,应到理事及理事单位50家,实到38家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超过2/3,本次理事会议有效.rn
期刊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得失进行权衡进而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Frederick, Loewenstein, & O’donoghue,2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
研究表明尘肺的发生与个体易感性有关。在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参与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抗原是复杂的抗原系统,人们对其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个人隐私问题也越来越看重,尤其是一些公众人物,他们由于广受大众关注,所以面临隐私侵权问题的几率也会比一般人更大。在某些时候,新闻媒体中也
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编码条件,这一现象被称作自我参照效应[1]。1977年,Rogers等人[1]首次给出了这一现象的实验性证明,随后这一自我参照的记忆优势得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即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在当代,任何科学的探索与发明都必须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任何科学要达到完美的地步,也只有成功地运用了
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高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最早始于国外,上世纪60年代成为了一股强劲的思潮,之后各种新理念、新制度不断涌现,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为了各国关注的话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