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变化中的国际社会和机遇看,世界正聚焦中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社会政策,而小额贷款项目恰恰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它的兴起体现了国内反贫困政策的理念已由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收入型政策转向注重人长期发展的资产型政策。目前,社会政策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术界同仁关注,特别是关于政策过程视角及西方资产建设理论的应用更成为2009年社会学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上述背景下,以执行过程为视角,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问题进行研究便越发显得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
然而,学界以往的研究却存在如下遗憾。其一,在探讨小额贷款政策所产生的福利效应时仅注重考察下岗失业人员在经济收入上的改变。这种方法显然忽略了该政策所带来的非物质层面上的福利效应,而这恰恰又是生产性反贫困政策能够帮助穷人彻底脱贫的魅力所在,由此引发笔者进行深入思考,并将其作为本论文重要的研究论题之一。其二,在分析造成小额贷款政策微效原因时,将产生问题的原因仅归结为政策本身的缺陷,而对政策的执行过程和负责实施的组织机构的微观体察却凤毛麟角。上述视角显然未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引发笔者对该问题展开思考,并将其纳入本论文的研究视野。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侧重考察该政策非物质层面上的福利效应、社会层面上的福利效应以及这些福利效应产生的深层原因。其二,分析了各政策实施主体认知与目标的差异及其不同策略行为,进而阐述“政策微效”的原因。
选择将抚顺市作为研究的样本除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还为我们展现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面性。论文的主要材料依据是:抚顺市及辽宁省关于小额贷款政策相关的正式文件及统计数据资料64份,对政府公务员、社区政策执行者、参与小额贷款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的深入访谈材料31份。通过对此个案进行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参与小额贷款政策,不仅得到了经济收入与消费能力的改善,更获得了非物质层面的福利效应。拥有上述福利效应意味着下岗失业群体可受用终生,并有助于帮助他们彻底脱贫。从受助的人数看,政策所产生的附带福利效应具有一人创业带动规模就业的魅力,这种扶贫模式无疑更加适合于本国国情。上述福利效应并非自动形成,而要归功于政府有效的管理过程。其二,政策微效是各政策实施主体间的博弈结果。由于政策实施主体社会地位、生活背景不尽相同,他们在理解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时存在认知和目标上的差异。其中如果博弈优胜方与权力中心的预期差别较大,则必然造成政策微效。就抚顺市而言,政策微效的直观表现是年贷款金额增减差异过大。其主要原因为目标群体偏离、非正式规则介入、政策受助者拖欠贷款、反担保标准步步提高、经办银行裁量权使用不当。
通过此个案分析,笔者对国内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创新思考。其一,借鉴西方“资产建设”理论为我所用。西方“资产建设”理论与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注重从改善“生活”到促进“生产”的脱贫方式相吻合;“资产建设”理论注重整合国家经济发展的理念与小额贷款政策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现实功能相吻合;“资产建设”理论中家庭资产的福利效应与实施小额贷款政策所带来的福利效应相似。可见,该理论对我国小额贷款反贫困理论的建构具有借鉴性的作用。然而,西方理论毕竟以当地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生吞活剥并不能适应中国的经济现状和文化特征,更不能科学地描述和解释我国的社会现实。因此,只有研究适合于本土化的“中国经验”才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二,树立创业带动规模就业的理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是本文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问题研究的亮点。它基于我国城市严峻的新贫困问题要求本土化的反贫困道路必须强调以脱贫规模为重心,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此外,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是多重的。它不仅关系到政策受助者个人的脱贫情况,更与国家的宏观发展息息相关。可见,创业带动规模就业的反贫困理念显然具有中国特色。其三,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的执行过程仍然存在诸多缺陷。现有小额贷款政策二线运作模式不但将政府与银行相互割裂,更缺少能够起到沟通作用的第三方部门,容易产生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现有的回收风险控制体系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一味强调加大再次投入的力度而忽视了回收风险体系中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功能,容易加剧还款难的困境;经办银行高度的裁量权及政府责任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创业项目中途流产,甚至影响到政策受助者个人脱贫的可持续程度。对此,笔者认为只有打破二线运作模式、完善回收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才能将该政策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总之,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借鉴了迈克尔·谢若登所提出的“资产建设”理论,并强调从本土化的实际出发,为推进该理论在中国的生根、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实践中的社会政策看作研究的对象,以动态的眼光分析社会政策执行中的制度,为城市再就业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社会现实出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外反贫困理论及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成果,将为国家出台新一轮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