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区层状地貌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axt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是世界的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北麓,顺势穿越了我国三大地貌阶梯,东流入海。当它穿越我国第二级地貌阶梯边缘地带时,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无疑,长江是在切穿三峡之后,才实现峡东与峡西河段的贯通,形成泱泱大河。三峡的贯通是形成现代完整长江的一个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倍受观注。早期的研究认为三峡贯通的时代在第三纪或更早。近20年来,众多学者从水系发育、河谷形态以及江汉盆地的洪积扇沉积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随着青藏高原隆起时代与幅度的明朗化,特别是黄河水系发育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学者们现在更多的认为三峡切穿的年代是在第四纪。然而,三峡地区自燕山运动以来发生多次强烈的构造抬升,加之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叠加作用,使得该区地形十分破碎,地面冲刷严重。因此测年资料十分匮乏,迄今为止对长江三峡的贯通年代仍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层状地貌的研究,较详尽的记述了三峡层状地貌的发育与演化过程,根据地貌发育特征分析了三峡贯通的时代与成因。 (1)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以及核对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研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地区发育有两级夷平面、一级侵蚀面和七级河流阶地。最高一级夷平面(鄂西期夷平面)分布高度在1700—2000m,形成于老第三纪末;第二级夷平面(山原期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200—1500m,形成于上新世末;侵蚀面分布高度为800—1200m,形成年代为3.4—1.8Ma.B.P。七级河流阶地形成年代分别为:T7(1.16MaB.P.)、T6(0.86MaB.P.)、T5(0.74MaB.P.)、T4(0.47MaB.P.)、T3(0.15MaB.P.)、T2(56—58KaB.P.)、T1(9—31KaB.P.)。 (2)构造运动是塑造长江三峡的主要力源。三峡的贯通方式可能是先从溶洞贯
其他文献
<正>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主方奔豚汤。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奔豚气病,收到较为满意的
<正> 我院从1969年~1989年,手术治疗21例大骨节病导致膝踝关节与手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经疗效观察,认为通过矫形外科治疗,是减少或消除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劳动能力,使病人得到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物流产业升级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物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以及全球价值链对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然后总结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物流产
<正>固废处理行业或将成为环保产业下一个掘金点。日前,赛迪投资顾问发布《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2012年)》,研究显示,中国环保产业近年来呈现政策与市场双重利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对32例有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共发现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需要以全方位的开放理念对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做出指导。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严控管理队伍,狠抓教学质量,构建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采用前测、后测和访谈的方法,对西北偏远山区八年级学生进行隐性电影教学的实证研究,旨在探讨偏远山区初中英语隐性教学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总体成绩无明显提升,但学
企业在战略运行过程中,应首先建立有效的战略执行机制,否则企业战略难以执行.所以企业在执行战略时,应考虑战略执行系统的核心问题,主要有:制定战略是企业决策层工作的核心;
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是当今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三条生命线;立足政治性,发展科学性,弘扬人文性,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规律。认真梳理高校
近年来,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以其跨度大、结构轻、造型美、省建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但该桥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已经暴露和潜在的问题还很多。对于由成千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