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砂生态型干混砂浆性能及其材料配伍原理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建设的日益扩大,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使得天然砂资源日益匮乏,而且价格也逐渐升高,因此,开发新的生态砂源已迫在眉睫;此外,建筑工程中配制建筑砂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水泥,而生产水泥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造成了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等问题。   鉴于此,本文提供了两种利用钢渣砂配置生态干混砂浆的思路:钢渣砂水泥基生态干混砂浆和钢渣砂矿渣基全废料生态干混砂浆。在钢渣砂水泥基砂浆部分,直接利用自然条件下堆放的钢渣砂来代替天然河沙,大幅度提高了钢渣的利用率;在钢渣砂矿渣基砂浆部分,利用矿粉和少量磷石膏完全取代水泥用作胶凝材料,钢渣砂用作细集料,采用全废料配制干混砂浆。   本文通过参照采用体积法配制混凝土的技术思路来制备水泥基干混砂浆,并对其价格成本和市场应用前景进行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材料配伍组成可以生产出满足我国标准要求的不同种类的钢渣砂干混砂浆和河砂干混砂浆;在同等强度等级,达到相同体积、同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钢渣砂砂浆消耗的水泥量要比用河砂配制的砂浆消耗的水泥量大些,但是外加剂的量会小,而且钢渣砂砂浆的干缩性和抗冻性要略好于河砂砂浆;此外,与天然河砂砂浆相比,钢渣砂砂浆的造价更低,市场效益更显著。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pH对比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微观测试方法,对全废料钢渣砂干混砂浆的水化行为、水化特性、水化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等进行观察分析,并研究了矿渣、减水剂、保水剂、磷石膏等与钢渣砂的材料配伍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钢渣的碱度来激活矿渣的潜在活性配制钢渣砂-矿渣基全废料干混砂浆这个思路在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机理上都是可行,整个体系强度的发展主要是以C-S-H和C-A-H等凝胶的生成和长大为核心;对本体系而言,钢渣砂的最佳粒径范围为0-2.36mm、最佳掺量为50%,矿渣的最佳掺量为50%,纤维素醚的最佳掺量为0.01%;木质磺酸钠减水剂不能提高本体系的抗压强度,FDN-1萘系减水剂只有当掺量达到某一值以后,才能使强度增加,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本体系的抗压强度,分析认为减水剂对本体系pH的影响以及各减水剂在本体系的结构稳定性是主要原因;磷石膏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本体系强度,对本体系而言最佳掺量为6%,通过观察试样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明显看到钙矾石的生成。   利用碳化试验箱、砂浆冻融仪器、比长仪等对钢渣砂水泥基砂浆、钢渣砂矿渣基全废料砂浆、普通水泥砂浆的干缩、抗碳化、抗冻和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矿渣—钢渣砂砂浆处于微膨胀状态,抗冻性最好,抗碳化性较好,抗硫酸盐侵蚀性较好;水泥—钢渣砂砂浆的各龄期干燥收缩值要小于水泥—河砂砂浆,抗冻性较好,抗碳化性最好,抗硫酸盐侵蚀性最好;水泥—河砂砂浆的耐久性最差。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装饰性能,扩大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本课题研究了利用微弧氧化原理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的同时,对陶瓷层进行绿色和黑色着色处理的技术与工艺,
医疗美容行为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医疗行为,文章通过对医疗美容行业医疗机构、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专业人员、医疗美容事故受害者、相关监管机构及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
道康宁公司近日公布2009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综合净收入为1.845亿美元,比2008年第三季度的2.53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7%。 Dow Corning Corp. recently announced adjusted thir
近年来,具有压电以及铁电性能的材料由于其在传感器以及换能器的制造方面的应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些材料中,锆钛酸铅(PZT)系列材料以其优越的压电性能而被大量应用于机电系
CuInS2是一种ⅠB-ⅢA-ⅥA族化合物直隙半导体材料,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都与目前人们广泛研究的具有黄铜矿相结构的CuInSe2吸收材料十分相似,二者均具有光吸收系数高(达105
近些年来禁止重复诉讼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首次将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以及诉讼请求作为规范禁止重复诉讼制度的重要手段,这表明
石墨烯自被发现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能力预示着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在电子、储能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解决石墨烯制备、应用过程
我国危害税收征管行政规范与犯罪规范脱节,刑法构成部分除总则和分则之外,作为刑法独立部分的附录中,大多表述为“如果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文章结合税法与
针对高炉煤粉喷吹系统,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流量测量模型,考虑BP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测量模型时收敛速度慢、动态特性不够理想等不足,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
本论文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新型纳米Al13混凝研究的应用前景,对Al13的混凝行为和效果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纳米Al13形成的絮体特性,包括絮体粒径、强度、再生能力以及分形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另外基于目前混凝/超滤联合工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背景,将Al13应用于混凝/超滤工艺中,探索了其对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预水解Al13对模拟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