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薄膜及其异质结中的超快磁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快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为磁光实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超快磁动力学,这种在飞秒和皮秒尺度上对磁矩进行的探测和操纵,为未来高频磁器件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新的方法。早在1996年,E.Beaurepaire等科学家就观测到了飞秒尺度的激光诱导超快退磁现象,而后Koompans等人提出并实现了用飞秒激光在磁性薄膜中激发纳秒尺度自旋进动和检测自旋波的可能,这为我们进行自旋探测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脉冲激光诱导的超快退磁背后丰富的物理机制已有诸多研究。从局域机制角度来看,亚皮秒尺度的自旋动力学行为的关键在于三个热力学库——自旋、电子和声子(晶格)间能量和角动量的转移,此外各自由度间的耦合强度及发挥作用的时间尺度也有所不同。对于3d铁磁金属,被广泛认可的机制是声子或杂质辅助的自旋翻转机制,在自旋-轨道耦合的作用下,电声耦合使得自旋发生反转。整个过程,晶格的作用既关键又复杂。根据Elliott-Yafet等人观点,磁矩的快速淬灭是由电子与声子的作用起主导,而之前很多研究认为自旋-晶格散射是角动量耗散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飞秒激光也可以诱导出纳秒时间尺度下的磁弛豫,即磁进动。其中,重要参数阻尼因子,代表纳秒时间尺度下的自旋-晶格互作用。综合来看,晶格在两个尺度下的磁动力学的作用都十分显著,但具体的贡献尤其在超快退磁中,晶格与电子或自旋耦合的权重,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另外材料具有晶体对称性,而且在磁性材料中,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和晶体场的作用,存在磁晶各向异性,即磁矩排列在空间上具有方向依赖性,这种晶格造成的各向异性可能会在耦合作用中有所体现。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铁磁金属及其合金存在各向异性阻尼。然而在亚皮秒尺度下的方向依赖性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而该问题的探讨也能进一步促进我们对晶格在超快退磁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理解。另一方面,早在2010年,M.Battaio等人提出非局域的超扩散自旋输运导致超快退磁的理论。随后实验上也观测到了热电子自旋流可以主导超快退磁过程,并能使邻近非磁性或磁性层的磁矩迅速增大,甚至在强自旋-轨道耦合材料中通过自旋-电荷转化激发出太赫兹波。这都说明在铁磁金属中,飞秒激光诱导的超快自旋流确实存在。自旋流的注入及耗散与界面处及非磁层的性质息息相关,通过影响自旋多子和少子的寿命和效率,影响退磁的快慢。在铁磁/非磁材料异质结,界面处的性质对阻尼因子有显著影响,比如基于自旋泵浦效应、磁近邻效应及界面处的化学反应等。对于一些新型的量子材料,如拓扑绝缘体(TI),具有线性色散关系的拓扑表面态(TSS),其与铁磁金属结合,会形成怎样复杂的界面诱导出有趣的物理现象,是令人期待的。近年来,在FM/TI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如量子自旋霍尔等奇特现象,而在磁动力学方面发现TI会增强铁磁层的阻尼,但其机制还有待研究,而且TI对铁磁材料超快退磁过程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基于以上,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利用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效应仪(TRMOKE)研究了Fe/Bi2Se3异质结中拓扑表面态增强的超快磁动力学及其机制。在Fe/Bi2Se3(t QL)(Quintuple layer,1QL=0.95 nm)异质结中,拓扑绝缘体的存在使得退磁加快和阻尼增强且出现较大的界面垂直磁各向异性。退磁时间和阻尼因子均在Bi2Se3为6 QL时出现跳变;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及能带计算显示,厚度低于6 QL时,Bi2Se3并无拓扑表面态,而在6 QL及以上出现拓扑表面态。这表明增强的磁弛豫源自TSS。通过对比三个典型样品Fe/Cu(0,5nm)/Bi2Se3(3,9 QL)的动力学特性,发现TSS不仅通过自旋泵浦效应增强Fe的阻尼因子,同时存在界面耦合效应使其动力学的增强效应具有温度依赖性。变温实验显示,Fe/Bi2Se3(9 QL)的磁阻尼因子150K以下显著增强且与界面垂直磁各向异性具有相同的趋势,而在无TTS的Fe/Bi2Se3(3 QL)及插Cu隔绝的Fe与TSS接触的样品中,阻尼和界面各向异性常数并不随温度变化。这说明动力学增强效果的温度依赖性是源自TSS与Fe的界面耦合效应。最重要的是,Fe/Bi2Se3(9 QL)的阻尼与界面垂直磁各向异性常数呈线性关系,而二者均与界面自旋-轨道耦合密切联系。理论计算表明,在6 MLFe-Bi2Se3(9 QL)中,费米面处TSS与Fe出现强烈的能带杂化。故我们认为,TSS增强的超快自旋动力学源自飞秒激光诱导的超扩散自旋流,以及Fe与Bi2Se3轨道在费米面处的强能带杂化导致增强的界面自旋-轨道耦合。我们的工作不仅揭示了Fe/Bi2Se3中多个自旋流耗散通道的机制,为TSS增强动力学的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丰富了铁薄膜非局域超快退磁的研究。而且同时也为基于拓扑材料的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二、选择Fe(110)/Mg O(111)单晶薄膜体系,利用TRMOKE研究了磁场沿面内不同方向下的超快退磁和磁进动,发现呈现六重对称性的退磁时间和阻尼因子。对比瞬时反射率实验,我们发现电子与声子耦合为各向同性,排除其空间方向的差异性,表明各向异性的超快退磁与自旋-晶格耦合的方向依赖性有关;这种方向依赖性的自旋与晶格互作用在纳秒尺度仍有体现,呈现出各向异性阻尼。在Fe(110)动力学行为中,自旋与晶格相互作用不可忽略。理论上,超快退磁与阻尼因子均与材料的带结构及自旋-轨道耦合有关。故推测磁动力学的各向异性源于Fe(110)费米面处六个犄角的能带结构。实验结果确认了3d金属的磁动力学中超快退磁和阻尼因子的各向异性,明确了自旋与晶格耦合的关键作用,也填补了超快退磁晶格方向依赖性研究领域的空白。三、我们采用全光泵浦-探测技术,在Fe/GFO(100)(Gd Fe O3)异质结中,成功地探测到了无自旋重取向材料GFO的室温反铁磁自旋动力学。通过Fe和GFO的界面交换耦合作用,我们在低磁场下探测到GFO多种进动模式,包括声子模式、准铁磁模式和杂质模式。此外,我们还对反铁磁动力学的激发效率进行了研究。首先,界面处Fe磁矩和GFO净磁矩的相对排列(反平行或平行)可以通过外磁场的大小进行简单地调控,但界面磁配置并不影响各进动模式的激发强度,这是因为GFO中强反铁磁相互作用以及界面处稳定的反铁磁交换耦合使得界面处自旋对外场并不敏感。然而反铁磁动力学模式的进动强度可以通过泵浦激光的功率进行调控。激光功率越大声子模式的进动强度越大,这是由于大的光吸收导致了强的晶格振动。准铁磁模式的激发效率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先变大后减小,这源于大的光吸收会极大地改变铁膜的各向异性,铁磁矩本身的进动变剧烈,进而调控了界面交换耦合作用,最终使得GFO的净磁矩的进动幅值变大;但功率的进一步加强,可能会造成界面处磁矩的无序或者电荷的重新分布,最终影响了GFO层进动情况。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简单地利用激光功率调控反铁磁动力学的激发效率。此外,我们用磁光克尔效应研究了温度依赖的Fe/B-LSMO(La2-2xSr1+2xMn2O7,x=0.35)异质结磁化翻转行为。当B-LSMO处于铁磁(FM)态,Fe薄膜的矫顽力有极大的增强,且在LSMO顺磁(PM)到铁磁(FM)转变点存在跳变。有趣的是,异质结的小克尔回线出现正交换偏置现象,揭示了Fe与B-LSMO反铁磁界面交换耦合,这归结于Fe层和Mn O2层之间的超交换作用。基于反铁磁界面交换耦合和各向异性场,我们唯象地讨论了易磁化方向和难磁化方向截然不同的磁化翻转行为。我们相信,3d铁磁金属与双层锰矿之间的反铁磁界面交换耦合的发现将为人工磁耦合材料的设计和新型自旋电子器件的构筑提供了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石墨烯具有新奇的物理性质,将其进行裁剪,可以得到一维的石墨烯纳米带或零维的纳米石墨烯,两者统称为石墨烯纳米结构。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石墨烯纳米结构可以打开能隙;锯齿状的外围边界进一步使其具有自旋有序的边界态,这些性质使其在传统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性质直接由其尺寸、掺杂元素和边界结构决定,因此探索新型的原子级精确结构对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为了开发下一代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体系,固态金属锂电池是研究的重点。固态金属锂电池使用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逐步代替传统液态锂电池中使用的电解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固态电解质的引入,使得利用金属锂作为电池的负极重新成为了可能。然而,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的引入给固态电池的有效运行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基于此,本论文分别针对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引入后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
拓扑材料,包括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和拓扑超导体等,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AMnPn2(A=Ca,Sr,Ba,Eu和Yb;Pn=Bi和Sb)体系为寻找新的拓扑材料和研究拓扑物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本论文采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CaMnSb2、BaMnSb2和EuMnSb2的电子结构和拓扑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简单回顾了拓扑物理学发展
碳基材料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活、工业、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合成工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低维碳基材料被人们发现和研究。这些低维材料由于具备新奇的物理性质而备受关注,例如石墨烯具有狄拉克电子态、双层魔角石墨烯中存在莫特绝缘体态、石墨烯纳米带拥有半导体能隙且有反铁磁基态以及有机拓扑绝缘体有非平庸的拓扑边界态等。由于碳基材料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为寻找具有优异性质的低维碳基材料提供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传能与电荷分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效性一直令人心向往之。近十年,量子相干机制的提出为理解高效传能与电荷分离过程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如何从所观测到的量子相干现象刻画出实际的相干传能物理图像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还需要发展更为有效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对量子相干过程进行检验。本论文以二维电子光谱为主要的实验研究手段,详细介绍了二维电子光谱在仪器搭建过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和解决思路,并且在散射抑制和
自从2004年第一次被成功剥离以来,具有sp2杂化的蜂窝状格子的石墨烯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石墨烯本身具有优异的电学、机械以及光学等性质,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石墨烯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绝缘基底上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在过渡金属单晶表面外延生长是一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的有效方法。然而,石墨烯π带和过渡金属d电子之间的杂化作用会导
光纤作为现代光信息领域的重要媒介,其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与之相关的诸如光通讯、光学传感、非线性光学、光纤激光器、量子光学等领域的发展,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光子晶体光纤是光纤家族里的重要一员,周期性的光子晶体包层结构使其具有丰富的设计自由度。为了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光纤设计领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如单偏振单模的宽带实现等。拓扑光子学是光学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它是拓扑原理和光学体系的融合
全固态锂电池被认为是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兼具更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下一代锂电池的潜在选择。虽然目前固体电解质获得了广泛的研究,锂离子电导率不断提升,部分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越电解液的水平,但是全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距离先进锂离子电池依旧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导致这种差距的关键问题为固态锂电池中的表界面稳定性差,导致界面性质严重限制了电池整体性能。在本论文中主要关注两种重要固体电解质材
在自旋电子学中,人们希望通过外部条件,如电场或者磁场,来调控材料中的载流子自旋方向从而设计逻辑器件。半金属和双极性磁性半导体是潜在实现该功能的材料,它们可以提供100%极化的自旋电流以及通过外部条件进行可逆的载流子自旋方向调控。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和设计该类具有高居里温度的自旋电子学材料。另一方面,传统的磁性材料通常由含d/f电子的金属构成,而近期人们发现非磁性元素,如C、N、O,也可以携带磁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维的量子自旋链在几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严格解。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在量子可积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方法——Bethe ansatz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Bethe ansatz方法的各种不同形式,例如:代数Bethe ansatz,嵌套代数Bethe ansatz方法以及非对角Bethe ansatz方法。我们在这一章中也介绍了这些方法在应用时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和技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