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批评视角出发,昭示由于莎士比亚传统文类范畴中的浪漫传奇剧的划分而被长期以来忽视的《暴风雨》中的权力与殖民的历史性主题,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传大戏剧《暴风雨》的主题意义.该文主体部分为五章.绪论从莎士比亚第32首十四行诗谈起,阐明该文殖民与权力主题阐释的方法论动因源于少翁"与时俱进"的文学欣赏阐释的理念,并扼要介绍了论文的要旨内核.第二章: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批评策略出发,根据新历史主义"文本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文本"理论假设,首先把《暴风雨》重置于其诞生的历史语境,考察其与相关历史文献的互文性,尤其是在故事情节层面上该剧与历史文献的契合,揭橥该剧与早期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的历史语境的内在联系,指出该浪漫传奇剧所蕴含的殖民与权力主题的历史依托,探讨了莎士比亚如何分别运用浪漫文类与假面舞剧文类凸现殖民与权力主题.第二章:该章围绕《暴风雨》一剧中的普洛斯彼罗规训其颠覆者和惩罚被殖民凯利班的核心情节,提出准全景敞视主义权力监控假设,探讨普洛斯彼罗是如何通过这种权力机制实现对颠覆者的规训和对被殖民者的惩罚的.该章依据文本细读实证在文本微观层面上透视了普洛斯彼罗"魔法"权力的运作机制.作者合理借鉴后结构主义学者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提出的边沁监狱的内在机制的理论假设,分析普洛斯彼办权力行使的多重规劝.第四章:该章着重分析文本中大量体现欧洲中心主义权力话语的对白,尤其是在对于以凯利班为代表的被殖民者形象的歪曲表征问题上,作者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东方主义概念,指出普洛斯彼罗与凯利班之间存在的殖民与被殖民的权力关系背后隐含的东西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揭示了文本中弥漫的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传达了凯利班象征的被压抑被扭曲的"东方世界"的声音,指出其东西方之间存在的不平等话语的实质.第五章:该章从女权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在父权制权话语支配下,以米兰达为代表的白人女性的从属地位,并考察了父权话语对于剧中白人女性米兰达的支配作用,并集中讨论了米兰达地过去记忆的表征问题;并进一步考察莎士比亚对于白人女性和被殖民黑人女性"缺场"表征这一事实所隐匿的父权话语和种族话语,解构了种族,性别在殖民语境制下的复杂性问题.第六章:该章依据后殖民理论中"霸权"与"属下"的概念,指出普罗斯比罗为代表的欧洲殖民者主导话语霸权的最终胜利,着重分析后殖民语境下凯利班的"属下"的悲惨境遇,指出出后殖民语境下其沦为沉默的"他者"的事实.该文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视角出发,尤其是从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批评策略出发,探讨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殖民和权力主题,揭示了莎士比亚浪漫剧长期被人忽视的历史和政治的一面,该文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虽然长期以来被划归为浪漫剧范畴,但是,事实上该剧以其对权力和殖民主题的多维关注而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