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态是反映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辅导员有效进行思政教育的保证。有专家前瞻性地指出: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态,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的高校辅导员,就不会有高校健康的发展,难以保证高校教学和管理有效性有序推进。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保证并促进其心理状态健康积极,不仅是高校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心理状态是心理学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的研究是新时期辅导员心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而多项研究发现,辅导员群体本应是个很有朝气的群体,他们的个人素质都曾是学生中的皎皎者;而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心理状态却发生了变异,变得抑郁、消沉、缺乏自信!究竟是什么使这个原本朝气蓬勃的群体变得疲惫且焦虑,官僚且市侩,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
国内长期以来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的研究重视不够,现有关于辅导员研究的文献中鲜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研究成果不多。本文旨在对我国西南地区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从全新的理论视角,结合工作实践,以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西南地区部分高校辅导员进行个案访谈、问卷调查,搜集并梳理相关资料,结合人本管理理论和生态系统论进一步进行归纳和分析,论证了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确实处于亚健康的假设。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对他们心理状态的现状、成因进行了深层次地剖析,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改善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有效的建设方案和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