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46参与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年生园艺作物之一。目前,全球90%以上的栽培品种都是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ssp.vinifera/sativa)。然而,大多数欧洲葡萄栽培品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细菌、真菌、卵菌或病毒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尤其是由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 Schw.[syn.Uncinula necator(Schw.)Burr.]引起的白粉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葡萄病害,严重影响到全球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如WRKY、MYB、NF-Y等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课题组前期鉴定到响应葡萄E.necator诱导表达的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VqWRKY46转录因子,分析了该基因的抗白粉病功能,并探究其抗病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46具有抗葡萄白粉病功能。VqWRKY46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受葡萄白粉菌以及外源激素脱落酸(ABA)、乙烯(Eth)、茉莉酸甲酯(Me JA)和水杨酸(SA)诱导表达。VqWRKY46定位于细胞核,其转录自激活结构域可能位于C端的第244至251个氨基酸。在欧洲葡萄‘无核白’中过表达VqWRKY46增强转基因葡萄叶片对白粉菌的抗性,而干扰表达导致转基因葡萄叶片对白粉菌更加敏感。转VqWRKY46‘无核白’葡萄叶片增强白粉菌诱导的胼胝质和过氧化氢(H2O2)积累以及发生超敏反应(HR),限制白粉菌的生长,说明其可能通过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途径共同来增强对白粉菌的抗性。2.中国野生毛葡萄VqLIMYB正调控VqWRKY46的表达。通过酵母单杂交(Y1H)筛选到VqWRKY46上游调控基因VqLIMYB。经凝胶阻滞迁移率检测(EMSA)发现VqLIMYB能直接结合VqWRKY46启动子上游-873 bp处的CAGTTA顺式作用元件,但VqLIMYB与VqWRKY46蛋白并不能互作。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DLR)和GUS(β-glucuronidase)活性显示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的VqLIMYB能促进VqWRKY46的表达。在拟南芥在中异源过表达VqLIMYB提高对拟南芥白粉菌的抗性。3.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46与VqNF-YC9互作的同时还能直接靶向VqNF-YC9启动子,并促进VqNF-YC9的表达,且二者互作之后VqNF-YC9能提高VqWRKY46的转录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Y2H)筛选到VqWRKY46的互作蛋白VqNF-YC9,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 FC)、分裂荧光素酶互补(Split-Luc)、能量共振转移(FRET-AB)和Pull-down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体内体外互作关系,而且VqWRKY46与VqNF-YC9还能分别与自身形成同源二聚体。VqNF-YC9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其转录自激活结构域可能位于N端的第1至55个氨基酸。VqNF-YC9不能结合VqWRKY46启动子上CCAAT元件,但VqWRKY46能直接结合VqNF-YC9启动子上的3种类型的W-box(Wbox1:TTGACC;Wbox2:TTGACT;Wbox3:TTGACA)元件。同时发现VqWRKY46正调控VqNF-YC9的表达,且VqNF-YC9与VqWRKY46互作后进一步增强了这种调控能力。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VqNF-YC9提高对拟南芥白粉菌的抗性。4.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46正调控R蛋白(resistance protein)VqDSC1的表达。通过DAP-Seq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到VqWRKY46可能结合的416个靶基因,经Y1H和EMSA验证发现VqWRKY46能通过Wbox1元件直接靶向TIR-NB-ARC-LRR类R基因VqDSC1,并正调控其表达。VqNF-YC9不能结合VqDSC1启动子,即使VqDSC1启动子上含有四个CCAAT元件。但其与VqWRKY46互作提高了VqWRKY46对VqDSC1的调控能力。因此形成一个VqWRKY46与VqNF-YC9互作并靶向的循环通路,持续放大对VqDSC1的调控。5.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2正调控VqDSC1的表达,而且与VqWRKY46和VqNF-YC9分别互作。课题组前期发现葡萄WRKY2可能参与对拟南芥白粉菌的抗性,本研究表明VqWRKY2可以通过Wbox1元件直接靶向VqDSC1启动子,并正调控VqDSC1的表达。同时VqWRKY2与VqWRKY46和VqNF-YC9蛋白能分别互作,但VqWRKY2不能自身形成同源二聚体。此外,VqWRKY2和VqNF-YC9与VqLIMYB蛋白均不互作。综上所述,提出一个关于中国野生毛葡萄VqWRKY46介导葡萄白粉菌抗性的作用模型:当葡萄白粉菌入侵时,一方面VqWRKY46可能参与PTI途径中诱导胼胝质沉积,另一方面通过VqLIMYB-VqWRKY46/VqWRKY2/VqNF-YC9-VqDSC1的通路来调控R蛋白的表达,激活ETI免疫反应,共同抵御对葡萄白粉菌的侵染。
其他文献
渭北黄土残塬区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落后,核桃农林复合系统在改善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亟待研究其生态过程以便优化核桃农林复合模式。本研究以渭北黄土残塬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小麦、核桃-大豆和核桃-油菜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核桃根系分泌化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生物鉴定法对比了不同核桃农林复合系统内核桃根系分泌物的化感强度;采用体式显微镜观测
学位
城市河流作为接纳各种污水和再生水的自然水体,必然接收抗生素广泛使用所产生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这种新型污染物,这种新型污染物将影响河流生态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在这种自然水体中,抗生素、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环境选择压力如何在水体中选择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如何影响耐药基因的传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择灞河上游秦岭深处原始河段和污染程度明显不同的城市段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RNA基因分
学位
研究表明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甚至高抗生素选择压力的临床环境中,能引起人类相关疾病。实验室先前研究表明,约氏不动杆菌在灞河中的分布受抗生素等污染物的影响。此外,大多数细菌在自然环境中都存在生物膜的生活方式,除了耐药性决定因子所赋予的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外,生物膜也能够增加细菌在不利条件下的抗逆性,但约氏不动杆菌是否存在这样的耐药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学位
脂肪组织调节全身能量稳态。脂肪营养不良和肥胖是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极端且相反的两个方面,两者都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是以脂肪萎缩和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伴有高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肾脏损伤等,严重增加死亡风险;而家畜肉脂质含量过低不仅造成代谢异常威胁动物健康,也会大大降低肉品质与风味、降低繁殖率、影响皮毛质量,难以满足
学位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真菌能与陆地大多数针叶树和少数阔叶树共生,形成外生菌根,促进宿主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抗逆性。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作为典型的ECM树种,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尽管ECM真菌可以提高植物耐旱性,但不同ECM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影响不同,特别是在黄土高原野外环境中接种ECM真菌实际效果尚未得知。本文通过陕北旱区黄土高
学位
蚂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的动物类群,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蚂蚁也是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其食性和营养生态位在自然演化中产生了显著分化。口前腔的“颊下囊”和前胃特化正是其食性分化和生存策略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消化道中一些微生物更是对寄主蚂蚁的营养利用、免疫反应和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蚂蚁消化道结构变异及微生物组成研究多限于
学位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NE)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禁止或限制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背景下,开发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替代品、探明其作用机理是当前绿色环保型养殖生产的迫切需要。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已广泛用于畜牧养殖生产实践的益生菌制剂,但其是否能促进罹患坏
学位
鼢鼠属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地下啮齿类,取食植物根茎,可对农作物和林木造成严重危害。鼢鼠独特的取食部位与生活环境显著区别于其他害鼠种类,并可能形成独特的体内微环境。目前,关于野生鼢鼠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尚不清楚鼢鼠如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来适应地下环境,尤其以植物根系为主的食物来源,且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的关系也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取我国特有的、亲缘关系
学位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与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在昆虫生长发育中不仅协同调控幼虫蜕皮及化蛹、刺激成虫生殖系统发育与成熟,还诱导滞育和衰老等生理活动,成为近年来昆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小蠹虫(华山松大小蠹)保幼激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幼激素对信息素合成的影响,保幼激素合成甲羟戊酸路径部分基因的克隆以及对保幼激素的响应等方面,而对小蠹虫(华山
学位
养分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有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促进森林群落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抚育间伐措施通过调整林分密度,能够改变植被养分特征、凋落物化学质量、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资源竞争格局、微生物群落特征等,从而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天然次生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方面发挥巨大潜力,然而其演替过程中养分循环过程易受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