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植比较研究——从“汉音”到“魏响”的角度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丕和曹植的比较研究多局限在二人的思想性格、人生道路、文学思想、诗歌方面,本文从“汉音”到“魏响”诗歌风格变化的进程中,对二人进行对比研究,详细论述曹丕诗歌的歌诗特色以及曹植对文人五言诗的开创之功。   “汉音”转化为“魏响”的过程,即诗歌逐渐与音乐相疏离,由“合乐”走向文人的案头之作,并最终作为具有语言艺术的独立文体品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曹丕、曹植的诗歌创作只是其中变化最明显的一环,所以,我们要把范围扩大到对“三曹”及“七子”等人在文学自觉时期的创作情况、创作价值,还要上溯到文学发生变化的最初阶段。因此,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汉音”到“魏响”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东汉中期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音”主导,“魏响”前奏期;建安元年到黄初元年(公元217年)-“汉音”淡出,“魏响”发展期;黄初二年到太和六年(公元232年)-“魏响”的尾声。   “汉音”与“魏响”有诸多不同。首先,“汉音”多是乐府诗和古诗,而“魏响”多为五言诗,这是诗歌体裁的不同;其次,在风格方面,“汉音”通俗质朴,崇尚自然,文质相合,不刻意追求工巧但工巧自在其中。而“魏响”多有雕饰,诗歌语言开始趋向华美,与音乐逐渐脱离,由“合乐”向文人案头之作转化;再次,“汉音”诗歌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摹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诗歌重实用,与政治密切相关,而“魏响”诗歌不再是政治功利的简单附庸和工具,抒情色彩浓厚,并且,抒情言志的落脚点由整体转向个人,主要抒写个人的情性、审美趣味、喜怒哀乐,诗歌中也出现了代表性的个人形象,除此之外,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地追求。
其他文献
新世纪网络婚恋小说是指最近十年来兴起的,主要以各类文学原创网站为创作和发表平台,作者以女性为主,内容以反映当代年轻男女的婚恋故事为主题的原创网络文本。这类小说深受
语气词是中国人在日常口语交际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语言要素,它具有传递情感、强调语气的作用,能使语言更加生动自然,感情层次更加丰富。笔者曾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间赴波兰
2016年11月25日,《中国化工报》在上海举行2016年度企业传媒工作培训交流暨先进表彰会.表彰在推动《中国化工报》与各外企公司密切合作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传播、媒体公关负责
期刊
本文对《广韻》与读字进行了研究。经过整理和研究,《广韵》共有异读字4133个,这些异读字中包含丰富的文字、音韵和词汇现象。通过这批材料的研究,可以发掘其在音韵学、词汇
汉语是“SVO”结构形式的独立语,韩语是“SOV”结构形式的黏着语,这是两种属于不同语言体系的语言。本文在对比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内,将汉语中的“V+NP”形式作为基
钟吕八仙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神仙群体之一。这个神仙群体中的人物,从唐宋时开始出现,到元代已经正式成为一个组合演绎各种故事,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明清
吴语的量词,承担着复杂多样的性质功能,其词汇语法的特征表现在吴语方言乃至南方方言系统中十分显著。本文以浙江桐乡话中量名结构独立使用并表示有定这一特殊现象为重点考察对
随着中泰两国在各个方面关系的日益密切与加强,这几年泰国的汉语热不断升温。泰国教育部制定了泰国汉语发展计划。虽然也有一些幼儿园已开始把汉语课程作为幼儿教学课程,但幼
本文以在汉语语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朱子语类》名词谓语句为考察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相结合以及归纳总结与演绎阐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