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析——基于甘肃某村的个案调查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老人占老人总人口的57.7%,目前大约有7000多万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得到来自国家的正式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起主渠道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农民的养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会宁地区老鸦村的家庭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从老人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和心理满足程度来评价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探讨了农村的社区情理、老年农民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并对影响传统养老模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老鸦村的家庭养老现状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几方面的状况作了描述性的分析。并总结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特点。第三部分从个人、家庭、社区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其中,老人的健康、婚姻、家庭居住安排、家庭关系、社区情理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对策探讨。
其他文献
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点云数据时,会产生一些噪声点,这些噪声点对点云数据的分类提取等会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噪声点,利用栅格法去除浮在点云上方的稀疏点,并利用pcl库
大众媒介已取代或部分取代家庭、宗教、国家、教育等组成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的传统意识形态机制,成为整合社会意识、建构社会文化并参与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行使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针对华东某煤矿高潜水位密集村庄下采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提出四种类型十六种试采方案的基础上,作了方案的优化选择,得出了矿井生产不受村庄制约的最优方案,并用相似材料模型进
社区发展是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民族社区作为社区研究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城市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都将这个主题作为他
本文尝试运用“关系”理论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本文认为“关系治理”是中国家族企业极具本土特质的治理模式。所谓“关系治理”,是相对于契约治
通过连续3 a对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朝阳公园紫花醉鱼木进行同一个品种不同年份的物候期观测,总结出对紫花醉鱼木的物候观测即紫花醉鱼木的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
21世纪以来,我国志愿组织发展迅速,成为公益事业的生力军。学术界对此领域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以往的研究更关注志愿组织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经济资本的欠缺问题,然而目前很多
本文以正在加速私营经济发展步伐的山东省D县F镇为个案,采用潜规则的分析视角,在社会行动理论的框架内,通过对私营企业主的行动手段的选择逻辑、建构过程的探讨,研究在特定场域中
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美国学者共同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现代化与社会变迁)中有关婚姻状况的数据,以研究在婚姻中是否存在基于职业和教育的同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