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老人占老人总人口的57.7%,目前大约有7000多万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得到来自国家的正式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起主渠道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农民的养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会宁地区老鸦村的家庭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从老人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和心理满足程度来评价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探讨了农村的社区情理、老年农民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并对影响传统养老模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老鸦村的家庭养老现状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几方面的状况作了描述性的分析。并总结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特点。第三部分从个人、家庭、社区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其中,老人的健康、婚姻、家庭居住安排、家庭关系、社区情理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