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争议性语言现象的接受程度的调查——兼谈语言规范原则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讲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有悠久历史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语言学界一贯按照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开展语言规范工作。 很多语言学家出于规范化的目的,对视为不规范的言语形式提出批评意见,指出改正途径,可是有些被批评的言语形式不仅照样流行,甚至成为新的规范形式,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规范性失误”。在现代汉语规范研究和语文评改工作中,这类规范性失误时有发生。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是由于语言自身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规范的标准本来就有调整的必要。再则就是规范化工作自身也有调整的必要。 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就一批比较典型的争议性语句的接受程度,对分布在数省市的200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方言背景的人进行了一次社会语言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大量的多角度的分析。 我们采用了实际观察数据简单归纳、百分比统计、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调查了语言自身因素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言等社会因素与被调查者对争议性的语言现象的接受程度是否有关。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语言因素、年龄因素、文化程度、职业和方言几种因素都对被调查者的接受程度有影响,性别因素的影响最小。从语言自身分析,被调查者对争议性的词汇现象的接受度要高于对语法现象的接受度;从年龄因素分析,青年群体比老年群体更能接受这些争议性的语言现象;从文化程度因素分析,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比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群体更能接受这些争议性的语言现象。 制订语言规范标准是涉及全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问题,语言学家在制订语言规范的操作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到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使用者在言语群体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对各类语言材料、对语言使用者的复杂情况进行做出细致全面的调查,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材料加以整理,恰当地提出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上的解释,从而提高语言规范化工作的可操作性乃至提高整个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水平。
其他文献
让·鲍德里亚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且最具争议性的法国当代思想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能体现其后现代思想的媒介文化理论成为中西方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重要的开拓者,也是为数不多的终生致力于散文创作的作家,在新文学开创期,他以精辟的散文理论与丰富的散文创作为中国新文学散文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
本文是关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代表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论文从储安平幼年时期独特的成长环境入手,主要运用储安平自己的回忆性文章作为材料,首先梳理出他性格中的两大方面——
期刊
战国时期燕国的兵器资料十分丰富,是燕系文字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燕国的官制、军制等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解放后随着燕国兵器的大量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相当
1 前言rnGB 699-88和GB 3077-88 自发布实施以来已经10多个年头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使技术标准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国家有关部门于1999年对这两项标准进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被赞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诸多长篇同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作,是我国清代封建社会的
本文从时间经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王小波的小说集《唐人故事》。“时间”一直是作者关注的重要主题,虚构作品中渗透着作者的时间经验。时间经验的背后是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
本文主要对王引之《经义述闻》关于《春秋左氏传》及《通说下》几个卷次进行研读分析,从成就和缺失两方面来考察,由此归纳出王引之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借以指导训诂实践,同时
鉴于以往对汉语被字句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Grammar),重新审视了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式,对其句法语义特征和成句机制进行系统的描写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