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物尺寸对700L回火“析出塑性”行为的影响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由于其优异的韧性、强度和冷弯性能,在能源、电力、汽车制造等邻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强钢设计中,为降低合金含量,控制轧制及快速冷却技术广泛应用。快冷却过程在高强钢中引入了巨大的残余应力,导致高强钢材料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回火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降低残余应力,改善板形的有效热处理方法。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提出,在初始残余应力作用下,由碳化物析出引起的析出塑性是导致700L回火残余应力降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回火析出塑性的研究较少,且对析出塑性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700L低碳微合金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围绕析出塑性的微观影响机制展开,借助gleeble实验、非等温回火膨胀实验以及SEM、TEM、XRD等实验方法,从不同碳化物组织的制备、以及碳化物形貌对回火析出塑性行为演变规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回火过程中析出碳化物尺寸对析出塑性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碳化物体积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碳化物的尺寸越小,分布越弥散,析出塑性应变越显著。预变形通过细化析出碳化物的尺寸,使析出塑性应变显著增大。在0.5℃/s升温速率、100MPa外加载荷作用下,当组织中合金碳化物尺寸分别11.6nm、10.8nm和10.1nm时,其析出塑性应变分别为:-5.86×10-3、-6.12×10-3和-6.94×10-3。(2)对于超低碳钢700L,预变形通过增大组织中的位错、亚晶界、空位等缺陷密度,提高合金碳化物的形核率,并减小了析出物的平均直径。当加载应力为0MPa时,未变形试样回火后的碳化物尺寸为13.9nm,5%、10%预变形试样回火后的碳化物尺寸为12.9nm和11.5nm,较未变形试样分别减小了7.2%和17.2%。(3)对于700L,在合金碳化物析出阶段,析出塑性应变与外加载荷呈正相关关系。对于0%预变形、10℃/s升温速率回火试样,当外加载荷从50MPa增加到100MPa时,析出塑性应变也由-8.28×10-3增加到-9.23×10-3。(4)析出塑性随外加应力增加而增大的原因是:外加应力可以促进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核析出,使碳化物尺寸减小。对于0%预变形、10℃/s升温速率回火试样,当外加载荷为零时,碳化物尺寸偏大为13.9nm。50MPa、100MPa应力回火后,组织中的碳化物数量明显增多、尺寸减小,分别为为11.2nm、10.9nm,且碳化物的析出位置也逐渐由以晶界为主转向晶内弥散分布。(5)提高升温速率,可以减小合金碳化物的析出尺寸,但同时提高合金碳化物的析出及生长温度,两种因素竞争作用的结果决定了回火过程的析出塑性行为。(6)本文采用Greenwood-Johnson模型及幂律蠕变模型对析出塑性方程进行了拟合,并将归一化的碳化物尺寸考虑到析出塑性方程中,来描述预变形对析出塑性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700L,在合金碳化物析出阶段,幂律定律模型能更准确的描述析出塑性应变随外加载荷及预变形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碳化物分布对700L析出塑性行为的影响,丰富了析出塑性理论基础。并建立基于碳化物组织结构特征的析出塑性理论模型,为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合理制定加工工艺以降低高强钢残余应力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蒸压加气混凝土(ALC)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研究装配式ALC用于围护结构的传热、传质特性,对评价其热湿物性、蓄热储湿能力、建立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迁移模型、预测墙体霉菌滋生风险、改善室内热湿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对ALC墙体热湿传递理论进行分析,以温度与相对湿度为驱动势,考虑湿迁移与热迁移相互作用建立ALC一维瞬态热湿耦
高温烟气会直接导致隧道结构损毁,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竖井自然排烟是隧道烟气治理的有效方法,竖井可以将火灾烟气通过烟囱效应的驱动力排出隧道,为人员逃生争取时间,因此对隧道竖井自然通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竖井结构和阻塞比对隧道竖井排烟效率和排烟特性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旨在优化实际隧道竖井结构达到较佳的火灾烟气治理效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比分析了不同竖井结构优化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成本和时间周期,提高了数据精度。然而随着大规模三维空间数据的不断积累,三维空间数据如何在B/S下高效地发布、传输、可视化和分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WebGL与Web开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的三维可视化框架,Cesium作为目前性能优异的三维可视化框架之一,它能够在三维虚拟地球场景中添加丰富多样的地理要素。C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各朝各代遗留大量的文化瑰宝,其中,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宝藏,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早期的古建筑信息主要以文字、绘图、拍照等方式进行存储,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成熟,大量的古建筑表面信息以三维点云等形式进行留存。中国古建筑的大木结构极具特色,各个构件是组成古建筑主体的基本单位,如何从三维点云中对古建筑构件进行分类是实现大木结构高效率建模的关键步骤。点云数据分类主要有传统的分类算法和机
热轧高强钢具有节能减排、缩减成本的效益,但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氧化铁皮,造成环境污染和产品表面缺陷。为提高热轧高强钢表面质量,解决表面氧化层脱落掉粉问题,本文以700XL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热轧并结合现场工艺制度,通过SEM、EBSD、EPMA、XRD等检测手段来研究氧化层组织结构转变和脱落掉粉问题,以实现对其氧化铁皮的控制,为现场生产提供指导。论文研究结果表明:700XL钢在850℃以下时,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NOx传感器正是汽车尾气净化的重要器件。目前柴油机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净化尾气,NOx传感器作为SCR后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对尾气里的氮氧化物进行浓度监测并进行反馈,从而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以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目的。本文在了解NOx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NOx传感器标定系统,该系
Ni-Al涂层由于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其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较差以及氧化皮容易剥落限制了其应用。Cr合金化N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其高温强度、抗高温氧化等性能不足的短板,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很有希望的高温涂层材料。本文中采用高频感应辅助燃烧合成技术(HFIHCS),在5CrNiMo模具钢基体表面原位制备了Ni-Al-Cr系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对Ni
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人类对位置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基本满足了人类在室外的位置需求。但是,在室内、隧道等遮蔽环境下,GNSS卫星信号受到障碍物的遮掩,难以实现定位。因此,为了满足人类在室内环境下的位置需求,相关学者对电磁波、光、声音等传感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近些年,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蓝牙、超宽带、WIFI等室内定位
城市建设的发展使施工进程不断加速,但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结构建设,都会涉及到很多安全问题,因此结构构件的安全有效应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盾构隧道施工中,作为主要支护构件,盾构管片的有效安装成为隧道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按照以往的方式,管片构件在构件厂生产出来以后会进行现场的实体预拼装,并进行管片各参数测量,待达到生产标准的构件才会被用于盾构施工中,但此法耗费资源较大,费时费力且拼装低效。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调湿成为了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除此之外,室内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能源的短缺导致空调系统的能耗不断增大,而除湿能耗占到空调能耗的20%左右,降低空调的除湿能耗迫在眉睫,因此,采用合适的空气调湿方法对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及降低能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调湿方法中,中空纤维膜调湿技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