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C8表皮形态突变体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Bombyx mori)属于鳞翅目、蚕蛾科,是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随着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人们对家蚕的研究正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家蚕有400多种突变品系,其中表皮形态的突变体有枝蚕、竹蚕、石蚕等。对于引起表皮形态突变的基因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表皮形态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以一种家蚕表皮形态突变体构建的近等基因系C8与其回交亲本C108为材料(家蚕C8与其回交亲本C108相比具有几个明显特征:体型细短、表皮硬实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C8与C108表皮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再以SDS-PAGE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在C8与C108之间差异表达的表皮蛋白,再通过对其cDNA序列的相似性分析,鉴定可能的突变基因,并用RT-qPCR分析其差异表达模式;进一步对候选基因进行连锁遗传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C8表皮外表面上的外突比C108的更为明显,但C8的表皮比较致密,这种致密的表皮结构可能是引起C8表皮硬实的原因。2.利用SDS-PAGE筛选出8条在C8和C108表皮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条带,并通过MALDI-TOF-MS质谱分析获得9个蛋白,其中含有3个表达差异的表皮蛋白:Bm CPH34、BmCPG4和BmCPR41,BmCPH34在C8中的表达量高于C108,而Bm CPG4和BmCPR41在C8中的表达量低于C108。3.对3个表皮蛋白基因:BmCPH34、BmCPG4和BmCPR41以及前期获得的在C8与C108中差异表达的表皮蛋白基因BmCPR2的c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BmCPR2与BmCPR41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C8与C108以及SilkDB数据库中的P50之间并没有差异;BmCPG4的基因的cDNA序列在C108和P50中存在较大差异,而在C8与P50之间只有1个碱基发生替换,并引起1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推测这3个基因并不是引起C8突变表型的直接因素。与C108和P50相比,BmCPH34基因的cDNA序列在C8中存在15 bp的碱基重复,并有9个碱基的替换,在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5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复,并引起2个位点的氨基酸的突变。我们推测,BmCPH34基因可能参与C8表皮形态突变的形成。4.利用RT-qPCR技术分别检测这4个表皮蛋白基因在C8与C108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4个表皮蛋白基因在C8中的表达量均高于C108,并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表明这4个表皮蛋白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C8表皮形态突变的形成。进一步对BmCPH34基因的发育时相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家蚕的头、表皮、脂肪体和气管丛中表达,在家蚕幼虫四龄时表达量最高。因此,推测BmCPH34基因与C8表皮形态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我们共鉴定出4个可能与C8表皮形态突变相关的基因:BmCPH34、BmCPG4、BmCPR2和BmCPR41。但C8表皮形态形成的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当前,以复杂网络为表象研究复杂系统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真实网络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网络的测度研究、网络演化模型的研究、网络的鲁棒性研究、
本文研究下面的两种群的随机互惠系统我们考虑的两种群是在同一环境下,假定它们白噪声相同,因此系统的随机微分方程是退化的,在a11a22>a12a21,c1=r1-σ2/2>0,c2=r2-ρ2/2>0的
目的:对临床分离株WH798进行菌种鉴定,对三种来源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结构差异比较,并对LAM影响树突状细胞成熟及下游免疫反应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材
关于Casimir效应及其作用力,目前人们已从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包括在量子场论、数学物理、万有引力等,尤其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Casimir力是一个极小的力,在早期的试验中很难测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温度低、活性强、安全简便等,因此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当今许多领域都有着不
白腐菌的应用依赖于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所具有的广谱与非专一性的特点。然而木质素降解酶是次生代谢产物,且酶的合成由氮等主要营养物质缺乏所激发,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只有在
Pelota蛋白是一种在进化上是非常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在古细菌、酵母、果绳、小鼠以及人类中,都有pelota蛋白。人类的pelota和其他生物相比,和小鼠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5%)。它
聚γ-谷氨酸(γ-PGA)是一种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胞外氨基酸聚合物,在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硝酸钠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主要作为氮源和最终电子受体起作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传统的基因克隆技术需要PCR、酶切、连接等技术,过程繁琐还受到PCR条件和酶切位点的限制,并且还会在克隆中留下许多多余的片段。最近无缝克隆技术的兴起,克服了传统基因克隆
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构造一条满足给定端点条件的光顺曲线是一个基本问题.设计者们希望通过给出的一些控制点和参数来定义曲线,并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直观的具有明显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