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时期尼僧社会生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丘尼之兴发源于爱道。登地证果,仍世不绝。列之法藏,如日经天。”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相抗,相摩相荡,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舞台。尼僧作为佛教中的新生力量,在崇佛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她们对推动佛学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尼僧有必要加以新的审视。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尼僧尤其是魏晋南朝时期尼僧的重要史料,莫过于《比丘尼传》。《比丘尼传》四卷,梁释宝唱撰。宝唱,俗姓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续高僧传》卷一有传。尼僧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仅是笔者有关东晋南朝尼僧社会生活的研究心得,是以探讨东晋南朝的佛教历史地理为核心,兼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专题,并非面面俱到的尼僧社会生活史。本文从尼僧籍贯的地理分布、尼僧驻锡地及尼寺的地理分布、尼僧家庭出身、出家原因及修证成就、尼僧僧官制度、尼僧交游等内容论述东晋南朝时期尼僧的社会生活。尼僧籍贯的地理分布,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东晋南朝的佛教尤其是这一时期尼僧力量的发展,对《尼传》所述东晋、宋、齐、梁四朝的尼僧籍贯作了逐一考察。尼僧驻锡地及尼寺的地理分布,探讨尼僧驻锡地的分布,其实目的和探讨尼僧籍贯分布一样,都是试图从一个侧面来研究佛教发展的地域差异。通过《尼传》的记载,分析了东晋南朝时期尼寺的地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尼寺作了考辨。尼僧家庭出身、出家原因及修证成就,通过分析尼僧家庭出身、出家原因来探讨两者与尼僧修证成就之间的关系。东晋南朝时期出身高级官吏家庭的尼僧少。之又少。其主体为出身一般官吏家庭和寒素家庭,尤以寒素家庭为主,但又多受过基础的诗书教化。文章分篇考察因(1)家世奉佛,少小即入空门、(2)因缘俱足,宿根慧解而潜心事佛、(3)因疾病发愿而出家、(4)因家道变故或遇离乱等外界原因而出家等四个原因而出家的尼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家庭出身、出家原因与修证成就的关系。尼僧僧官制度,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南朝时期完整的僧官系统包括中央僧官、地方僧官和基层僧官三类。从《尼传》的记载来看,东晋南朝时期的尼僧僧官制度亦大致如此。因《尼传》中有关地方僧官的资料并不多见,因此本章重点就中央僧官、基层僧官系统加以展开。尼僧交游,结合相关史籍对东晋建福寺康明感尼、宋景福寺法辩尼、齐崇圣寺僧敬尼、梁成都长乐寺昙晖尼等四位尼僧的交游情况作一选择性的考证。
其他文献
露布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运用于军事的特殊文体。它最早见于汉代,独立成体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宋朝后随着实用性的减弱逐步消亡。露布作为一种应用性文
<正>宝钢包装发布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9.77亿元,同比增长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89.16万元,同比增长531.73%;扣非后净利润由2017年的亏损1612.2
高中语文选修课“文化论著选读”模块,我们选用了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教材。在教完《论语》选读部分之后,深感教材编写说明所确定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文言、文章和文
因海冰覆盖和独特的声速剖面特征,北极水声信道有其特殊性,为研究、开发和利用北极,需要开展北极水声通信研究。2017年夏季在北冰洋中心区开展了一次距离1.26km、通信速率为1
<正>额窦炎引起的头痛以定时定点为特点,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芎芷石膏汤治疗额窦性头痛,通过36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当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新区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重组,由此产生人口集聚流动,土地利用变化,城市中心与新区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和地区经济,
<正>时下,在福建省宁德市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土秀才"已成为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
本文通过叙述大卫的画作《马拉之死》以及其创作的背景,来试图说明大卫作为法国最伟大的绘画大师,为何在其死后得不到应有的礼遇,又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艺术可以被当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