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近20余年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工业发达国家上百年逐渐出现、期间分阶段逐步解决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这短短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发生,如资源浪费、非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入生态规划的概念是势在必行的。近年来,生态规划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悄然兴起,这是针对目前规划体系的一些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规划创新思想。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符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是生态规划的基础之一,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根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通过分析影响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主导因素,评价特定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总体区域分异规律,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为城镇合理的生态规划布局提供依据。
本文选题是为了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说明,加深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及引入生态规划概念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城市、城镇区域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快速发展地区在国土规划和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房县为例,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采集相关数据,对房县进行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因素很多,本文选用对规划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生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及其可能性人小,对各区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生态建设的建议。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系统敏感性研究,主要针对某区域单一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如两北地区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对于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大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区的研究。随着GIS技术引进,人们开始着眼于将GIS强大的空间技术和数学统计方法结合起来。房县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根据房县的实际情况,同时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乡镇行政区为基本的评价单元,利用GIS 空间分析模块,对地质灾害、水环境、水土流失及生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强度分布,确定其敏感度等级,在此基础上得出房县土地生态敏感性总体分布规律。
房县高度敏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9.63%,主要分布于城关镇、大木厂镇、军店镇、红塔乡、化龙堰镇和青峰镇。高度敏感区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不稳定,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
中度敏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9.72%,主要分布于中坝乡、九道乡、桥上乡、万峪河乡、土城镇、沙河乡和姚坪乡。中度敏感区以复合生态系统为主,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在人为活动的干扰下具有一定的生态恢复能力。
低度敏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2.91%,主要分布于白窝乡、门古寺镇和上龛乡。低度敏感区抗灾害能力较强,人类活动不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不敏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74%,主要分布于窑淮乡和榔口乡。不敏感区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在此类区域的开发过程中,只要注意人工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的合理布局规划,即可实现地区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及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房县区域自身特点,建立了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房县的水土流失、生境、水环境和地质灾害等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在单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分区图并得出结论,房县的土地生态敏感性以高、中度敏感为主。此研究为房县生态规划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了其敏感性分布规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及适宜发展区,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此研究也可作为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房县进行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生态规划布局,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目标,形成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在论文的最后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复杂综合体,所以在生态因子的选取上还存在较大问题,目前国内相关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有时由于基础资料和数据的有限性,不得不放弃一些对研究区有重要影响的指标,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敏感性评价的精确性。对同一区域选取不同因子进行评估,可能评价结果差异会很大,虽然定量化研究已被引入,但它是基于定性分析基础之上的,所以生态敏感性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