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乌话特征及衰落现象研究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泸西彝族阿乌部与其他民族(主要与汉族)接触融合的过程中,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有着频繁的联系,致使语言、文化、民族思维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中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阿乌话呈现衰落的态势。本论文主要以阿乌话词汇为出发点,探讨云南彝族阿乌话衰落的原因。本文根据尤中的《西南民族史》、《泸西县志》了解到云南彝族阿乌部的历史文化,确定阿乌部生活中所能涉及到的词汇,经过田野调查发现该部有完整的语言系统,词汇丰富基本能满足阿乌人内部语言的交际需要。同时通过观察收集到的阿乌词汇发现:传统的阿乌词汇涉及阿乌文化的每个方面,有丰富的语素,有的单独成词,有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词,从而形成一个相当数量的阿乌传统词汇聚合群。而对新生事物的概念表述,基本没有对应的阿乌话,大多都是音义都完全借用汉语,甚至语法上也效仿汉语语法,只是在调值上稍作区别。阿乌话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交际需要,只能借用大量的汉语词汇来满足交际需要。社会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造成其变异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因素。所以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分析影响彝族阿乌话衰落的社会因素,为进行正确的语言规划、制订相应的语言政策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第一章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有关彝语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参考依据,另外,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彝族阿乌部概况,首先介绍了本次调查的对象——泸西县的情况以及确定泸西县为调查对象的原因,接着阐述阿乌部在泸西的分布情况,以及介绍阿乌部的历史,从服饰文化、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及词汇的相似度等方面证明阿乌部是彝族的部分。介绍阿乌人生活环境。第三章主要阐述阿乌部的词类,按传统阿乌文化涉及到每个方面进行词汇收集,并发现阿乌话有丰富的语素,并且有的语素具有很强的能产性,从而说明传统阿乌话包含有限的词汇,通过能产性满足本部内人们的交际需要。第四章主要阐述阿乌话衰落的表现形式,一、阿乌话不再有新词产生,对新事物的表述借助于向汉语借词;旧事物的衰亡,导致对应词语的消失,客观上形成阿乌话的词汇的减少。二、阿乌话在传承的中出现断层。从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年龄不同的社会角度分析出阿乌人掌握阿乌话的情况;从阿乌人对阿乌话的重视程度分析阿乌话衰落的原因。
其他文献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洪涝频发、用水短缺、水体黑臭、水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深圳市经济社会可持
财政部近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虽然该指导意见尚处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但从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内容上看
报纸
介绍国内外智慧燃气研究现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国外燃气企业(东京燃气集团、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意大利飞奥集团)的智慧燃气发展模式,指出智慧燃气的发展方向.
“由”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也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用到的一种句式,其用法及含义丰富多样,满足人们多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由”字句并
历代学者做了许多沟通字际关系工作,将这类工作的发展状况描述清楚,不仅是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应尽的责任,更是科学的汉字字际关系研究必不可少的借鉴基础。本文应此需要,选取
指称词语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以往对于指称词语的研究多侧重于在传统语境中进行分析研究,缺少对于网络语境中新兴指称词语的探索。为了补充中国网络语境中指称词语嬗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板簧在重型牵引车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设计等宽变厚板簧,卷耳采用变厚度弹性结构,卷耳与簧体采用螺栓机械连接,建立简化数学模型并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增强现实、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SLAM方法中,单目SLAM方法由于采集设备轻便,成本低且不受场景大小的限制,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相机位姿估计是单目SLAM中的核心模块之一,对地图的构建有重要影响。近些年,深度学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约生于公元前325年(周显王44年)——315年(周慎靓王 6年)之间,死于公元前250年(周惠公6年)左右。赵国人,曾一度做过平原君的门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具有可“合”可“离”的特殊性质,在不同的句式中插入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意思。正是因为离合词的这种特殊性,所以成为了对外汉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