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省直管县”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使得收入差距较大,缩小县域内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浙江省在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上取得较好成果,其财政体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财政分权形式,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及理论,结合实证分析探讨浙江省“省直管县”形式下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探索浙江省在财政上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期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浙江省收入和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程度都在不断地提高,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从城乡收入差距的排序和财政分权的排序上,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两者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不论财政收入分权还是财政支出分权的程度越高,都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越小,为本文研究提供假设依据。第二,通过2012—2019年浙江省45个县共计360个样本数据,实证发现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的提高,都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收入角度的影响程度更大。证明了浙江省通过“省直管县”财政权和行政权的下放,使浙江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明显的缩小。此外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总量提高同样表现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因此不仅要提高财力的分成度,也要将总财力的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实证结果中,也验证了其他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人均生产总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养老保险参保率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工业占比、出口占比和每万人法人单位数、每万人的医生数反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财政教育占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收入和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的实证分析中均不显著,仅在财政自给率中表现为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第三,浙江当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1)城乡收入差值扩大。在以城乡收入比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依据时,本文认为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前城市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农村增速较快。但是城市收入基数较大,增长的绝对值大于农村,表现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其他省份存在相同的问题。(2)县域经济约束整体发展。当前浙江省县域经济强大,具有较多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弱,竞争力不强,不利于扩大生产和产业升级。浙江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县级政府的竞争激活了民营经济,但是民营经济主要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整体的利益,并且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仅依靠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3)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主要还是布局在城市,例如浙江省医疗资源整合,将地方小医院进行合并组合成大医院,尽管会对县、乡提供相关服务,但是核心部分还在城市,教育也是如此,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会使更多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不利于农村的发展。综合而言,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财政分权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浙江省的“省直管县”是依据本省实际发展情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政策,能够有效应对浙江省发展中的问题。正因如此,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方案才更值得其他省份借鉴参考,浙江省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只有全国各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都缩小,才能更有利于整体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并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健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抓手。在当前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社会保险费率(以下简称“社保费率”)调整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
学位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发展前景广阔。数字经济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传统税制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数字经济的特性使得跨区域商品贸易可以脱离固定经营场所来实现,这就导致大量税收由消费地流向数字经济平台所在地,引起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数字经济发达地区集聚了大量与本地税源不相匹配的税收收入,数字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面临极为严重的税收流失,资源在地区间配置越发不合理,地区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因
学位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愈加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损失重,情况复杂,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巨大。在赤字率高居不下、资金紧张的现状下,我国财政对自然灾害的各项防灾救灾支出是否对经济恢复与增长有着正向的拉动作用,各项应急财政投入是否有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释了自然灾害发生时财政防灾救灾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短期来看,受灾地的科学技术水
学位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我国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就包括医疗公共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集中力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重视全民健康,才能建成全面小康。一方面,医疗领域的财政支出持续增加,表明政府加大对医疗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在微观角度上,个人享受医疗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仍然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为了让不同群体间能够公平地享受医疗公共服务,同时让政府更有效率地投入医疗公共服务,
学位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连续四十多年的发展,同样使中国陷入了环境污染的困境。世界银行曾在《2020年的中国》中指出中国面临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已十分严重。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上采取了多元化的举措,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环境治理的效果无法立竿见影,需要经过长期的调整,从国家实际出发,通过税收、法律等手段逐步调适。因此,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通过税收的方式收取
学位
义务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亦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其在城乡间实现均等化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意义重大,同时也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内生动力,义务教育的城乡均等决定着国家进步和民族未来,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我国义务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成果等方面仍然存在城乡差距。本文以2011—
学位
作为微观创新主体,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创新活动囿于高调整成本和高融资成本,使企业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受到约束。税收征管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途径,因而如何运用税收工具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竣工,基于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税收大数据的整合,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正式进入大数据征管时代。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
学位
自农业革命以来,农业的发展就与人口增长、社会安定息息相关,在当今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产品不仅是创造人们生活必需品与生产资料的重要部门,而且是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强国,耕地面积、务农人口数量巨大,农村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体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农村是中国群众生存条件改善、现代化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它最终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部分的发展质量与效率,是中
学位
贫困问题古已有之。解决贫困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孜孜以求的梦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2020年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得以实现,中国跨越到了巩固现有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全新历史阶段。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贫困脆弱性逐渐成为贫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家庭面临风险冲击时的贫困脆弱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