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对资本市场效率的解释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无论其角色如何转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始终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和制度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一大问题。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因素众多,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剖析,但近20年来,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让学术界和市场注意到了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其对市场效率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自2000年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创造性地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以及2002年QFⅡ引入制度的实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获得了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到了1552只,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有192家境外金融机构获得了中国境内证券投资资格。各类基金份额也从最初的500多亿份增加到了31000多份,而净资产则从最初的830多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底的29000多亿元,且各类基金的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还不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等未被正式监管的基金以及部分企业用于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从本文的写作逻辑来看,可以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是阐述理论界对相关观点的研究,并结合自身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主题进行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对之前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并吸收其中的合理之处和发现之前的文献研究的一些不足。第三章先阐述对效率定义的理解,阐明了对效率的全面理解,然后说明了传统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经济学基础,由此引申出行为金融学对相关观点的挑战和质疑。第四章,主要阐述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和其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产生作用的方式。第五章主要是对时间序列的一些简单描述,为后面的实证模型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是实证分析,本部分的实证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对通过R/S模型得出的H值的时间序列进行描述,并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对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用H值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回归检验,并对回归结果做简单的分析。第三部分为结论及原因分析,以及政策建议。由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较为单一,因此对于结论的阐述较为简单。这部分着重对结论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是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下为本文的的简短精要的阐述。首先关于效率的定义,经济学的各个流派从各个角度都进行了考察,目前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效率的定义,最为让市场和学术界所接受。新古典经济学家一般将效率定义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实际上衡量的是整个社会的整体产出和成本。具体的产出和成本如何衡量,会随着社会对财富的衡量标准变化而变化。其中“帕累托最优”是该流派在效率领域最为著名的理论。总的来说,在宏观经济领域,效率定义为资源配置效率并没有多大的分歧。同时制度经济学派从产权制度、交易成本的角度对效率衡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其标准中,实际上也就暗含了对效率定义。新制度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对于效率定义并不是对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对效率的定义以社会经济生活为素材,从而抽象出对效率定义,其定义的逻辑过程符合大部分的经济和非经济活动,因而最为让社会接受,制度经济学只是侧面的提出了一个考量效率的标准,其并没有挑战古典经济学派对效率定义的逻辑。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像是对前者的一种补充。经济学的效率理论与理性预期学派的有效市场理论相结合,便形成了传统的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有效市场理论,首先是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资产定价理论(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等,其次是在实证检验方面也累计了相当多的成果,因而其在市场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壮大对其产生了很大的挑战,但由于行为金融学首先是站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对立面,通过挑战和质疑有效市场理论成长的,也就注定了,其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实证体系仍需较长时间,目前,行为金融学派的理论和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其仍处于核心理论形成的过程之中。但理性预期学派的效率理论并不能代表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全部,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对其质疑,除行为金融学派对其理论进行挑战之外。其他学者建议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考察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相较于理性预期学派的纯粹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问题。这部分学者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解释资本市场的效率,更适应现在金融市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当然,这部分学者本身并没有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观点产生质疑,其只是站在金融市场定位的一个角度来考量资本市场上的效率。针对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的研究,在90年代之前,非常之少,一方面是因为有效市场理论(EMH)统治金融市场多年,行为金融仍然没有发展壮大,学术界主要以完善传统金融理论的研究为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个体,其力量还不够强大。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机构投资者在全球金融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机构投资者正在对金融市场本身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得监管者在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其存在的意义,同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融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会间接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最后,其对二级市场股票及其他资产价格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这种变化在各国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来得非常迅猛,学术界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其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虽然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金融市场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其仍是值得研究的。而通过后来的大量研究,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颇为复杂,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效率的影响是从多个方面发生的,在提高市场有效程度提高的正面效应方面,有参与公司的治理、其交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部分公司特有信息。但其对市场的负面效应的行为也很多,包括其在某个期间,会以短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公司股价进行短期炒作;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的存在;以及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协议,实现利益输送的现象等等。这些都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有效程度的影响非常复杂。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有效程度改善不明显,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平稳性的负面影响仍较显著。本文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对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部分以总结学术界对于各理论的观点,并结合本身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行阐述,实证部分主要运用长记忆时间序列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效率的影响。从上面的阐述来看,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机构投资者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理论方面,本文是以传统金融理论为指导,从理性预期学派的有效市场理论出发,以传统的检验市场有效性的经典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由于效率概念较为宽泛,因此首先针对效率的概念和衡量效率的标准方面先行阐述;其次,在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和行为研究方面,学术界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因此,接下来,将阐述本文所理解的机构投资者。然后运用R/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理论部分,由于对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都已经较为透彻,无论是传统的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还是对其的质疑或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都已经得到了丰富的研究,因此,本文并没有在理论部分进行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大部分实证研究的都集中于将市场的有效程度做自相关检验,或者以长记忆时间序列来研究市场的有效程度,又或者是通过机构投资者的微观行为,例如羊群效应,参与公司的治理等来研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但缺少将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有效程度结合做实证研究的文章,本文首先运用R/S模型衡量了市场的有效程度问题,在用其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做回归分析,具体做法是通过R/S分析方法对市场的有效程度进行了测度,然后通过模型对Hurst指数与不同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财务杠杆是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一种手段。合理应用财务杠杆能够给企业所有者的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但是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中的一种方法,其功能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从而处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
<正> 煤炭施工企业是完成国家基建投资计划、保证煤炭基本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行业,现有159个工程处,施工队伍30.4万人。199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7亿元,而实际占有流动资金7
在我国,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市政工程必须跟上时代的进步,满足城市居民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提高市
<正> 人们每天生活在人的海洋之中。虽然更多的时候是与家人、朋友这些关系亲密的人在一起,但也不乏与陌生人接触。当与陌生人接触时,人们会自然而然通过对一些因素分析,来判
以工程实际中1台立式容器非标准支承式支座的受力为例进行分析计算,给出了该非标准支承式支座本体许用载荷以及由封头限定的支座许用垂直载荷的计算方法,并按照应力分析计算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真实需求来决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销售人员正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作为人力资源中与企业绩效联系最紧密的部
分析了一个理想的IGBT驱动电路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采用Beta分子筛与USY分子筛复配作为催化剂酸性组分,利用共浸渍法制备不同Beta分子筛含量的NiW/Beta-USY-Al2O3系列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运用BET、FT-IR和NH3-TPD等分析手段对
综述了油气盖层研究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总结了泥岩盖层及蒸发岩类盖层认识进展,分析了封盖机理研究现状。提出油气盖层研究经历了5个阶段,逐渐由早期侧重于盖层物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