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多糖调控NLRP3炎症小体促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ot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认为NLRP3过度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导致DFU创面愈合困难的重要原因。兰科植物白及是我国传统中药,可用于各类创伤治疗。近期研究表明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对DFU具有治疗作用,但其分子机制不明。目的:观察BSP对DFU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溃疡区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作用有关。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BSP,然后使用酶标仪对BSP进行紫外波段吸收扫描,采用苯酚-硫酸法和BCA法分别对BSP中总糖含量和蛋白质残留量进行检测;使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对BSP相对分子量等参数进行测定;使用HPLC法和IC法对BSP单糖组成情况进行分析;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BSP吸收特征进行分析。在整体动物水平实验中,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法建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小鼠模型,使用皮肤活检器在DM小鼠后背部造成切除伤口以建立DFU模型。将DFU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BSP外用涂抹处理;使用的BSP浓度为5%(w/w,溶于生理盐水),每个创面使用量为50μL,每天给药1次。正常对照组小鼠接受生理盐水处理作为对照。各组动物连续给药12 d,治疗期间检测体重和血糖变化,并每隔2 d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拍照记录。末次给药结束后,以腹腔注射乌拉坦方式麻醉各组小鼠,然后收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用于TC、TG、HDL-C、LDL-C、Insulin、IL-1β和TNF-α含量检测;剪取各小鼠皮肤创面组织并冻存,用于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分析、CD68和CD31免疫组化分析和TXNIP、NLRP3、caspase-1、IL-1β、p-Akt、Akt、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的Western blot分析。分离和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cells,BMDMs)和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并以高糖(High glucose,HG)高胰岛素处理法建立细胞模型。分别观察BSP对BMDMs活力、ROS水平、IL-1β的分泌量及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BSP对CMECs活力、ROS水平及胞内胰岛素传递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BSP对BMDMs-CMECs共培养体上述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加入外源性IL-1β对BSP作用的影响。结果:BSP收率为24.5%,多糖含量为99.21%,样品中不含核酸成分,无蛋白检出;BSP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构成,其比例约为1.84∶1.00。在动物实验中,BSP给药处理可加快DFU创面愈合,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并促进血管生成;生化分析结果显示BSP干预可降低溃疡区IL-1β和TNF-α含量,但对血清中的其它检测指标水平没有影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SP可抑制溃疡区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并提高溃疡区胰岛素敏感性。离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BSP干预处理可缓解HG刺激导致的BMDMs内ROS水平上升、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和IL-1β释放量增多以及CMECs活力下降及胞内胰岛素信号传导受损;BMDMs-CMECs共培养实验结果提示BSP干预对两种细胞的上述异常情况均有保护作用,而加入IL-1β可抑制BSP的上述作用。结论:BSP促DFU愈合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溃疡区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和电子屏幕终端的使用时间的延长,干眼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干眼症患者长期饱受眼干、眼痒、视力波动等症状影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临床上虽然可选的治疗方案较多,但大都以改善症状为主,且疗效无保障。地夸磷索钠是一种泪液促泌剂,近年已被我国批准用于干眼的临床治疗,但其对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证实。目的:观察地夸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妇在怀孕前没有明显血糖代谢异常,在怀孕早期或中期,通过孕检发现血糖升高的一组疾病,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上升。如果GDM孕妇在孕期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各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一旦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所有的孕妇均应接受正规的饮食和运动的综合咨询。研究表明,通过饮食、心理教育、运动等的综合管理,既可以不增加孕妇血糖浓度,又可以使孕期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由于其机制复杂,至今难以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脊髓背角浅层的感觉型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是一种兴奋性突触后膜粘附分子,它可以介导兴奋性突触的活性,从而促进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化。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是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最常见的标记物。目的:本实验欲研究兴奋性神经元上表达的
目的:构建基于电渗泵的新型高效外泌体分离芯片技术,对提取到的外泌体进行表征验证;利用此技术提取NSCLC患者、肺良性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外泌体,检测分析各组ExoPD-L1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纳入对象91例,包括NSCLC患者45例,肺良性病患者16例,健康体检者30例。1.运用纳米孔薄膜,构建基于电渗泵及凝胶电泳微流芯片的一体式外泌体分离芯片;采用该技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多重感染的特点,探讨COVID-19合并多重病原体感染的高危因素和伴有基础病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于国药东风总医院隔离病房住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其中男41例,女42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A组)和仅新冠病毒感染组(B组),按是否合并基础病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已明显提高,伴随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脑卒中也越来越常见。脑卒中严重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其中,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残疾及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CSVD发病率高,由其引起的血管源性认知障碍(
目的:1.探讨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颈内系统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3.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1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收集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素D(Vitamin D,VD)代谢情况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方法:经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50名,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分为:VD缺乏组(n=84),VD不足组(n=44),VD充足组(n=
背景: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也是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早期保护脑白质微结构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在AIS患者中极为常见,研究认为,VitD作为一种神经类固醇激素,不仅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率有关,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
目的: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监测,从而对子宫动脉血流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改变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其身体健康进行保障。方法:(1)抽选我院在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120例具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未妊娠妇女和120例没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未妊娠妇女,分别定为A组和B组,在黄体中期阶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