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作为选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描写分析,对普通话正反问句中动词为双音节复合动词时存在的27种格式做了细致的描写,并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777个双音节复合动词按照动词特点和对格式的接纳度做了删选与分类,共分了四个次类,分别为“喜欢”类、“学习”类、“包含”类和“认识”类。在文中除了针对动词特点提出分析之外,我们还提出了本文的解释,一是宾语话题化原则,二是删略顺序原则。在实际语料的考察中我们归纳了正反问句的三个特点。在本文的第三章中重点考察各地方言中动词为双音节复合动词时在正反问句中选用格式的差异性。并对河南方言语法的研究现状做了考察,针对笔者的母语方言偃师话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对正反问句的格式规范化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正反问句的27种变化格式,占据主要核心地位的是“喜欢”类适用的五种格式,在这五种格式内部也存在着使用频率的差异化,大部分在心理上已经接纳“V-不-VO”格式的人们最先选择的往往多为“A-不-AB”这种格式。
其他文献
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以十九世纪上半期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揭露了天主教的反动本质,告诫读者,天主教是意大利革命的绊脚石。贯穿小说始终的反教会
汉语句末助词出现在汉语普通话的语句末尾,是功能词类。它们的意义比较空灵,不包含具体的所指内容,却能够表达说话者对语句内容的不同态度。同时,相同的汉语句末助词可以出现在不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但从目前俄罗斯汉语教学研究情况看,学者不够重视汉语成语教学研究。在对汉语成
“一+VP”结构指的是“一”和谓词性成分组成的结构。本文研究“一+VP”结构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体貌地位,以及清末民初至今“一+VP”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
《三朝北盟会编》为宋代徐梦莘编写,是研究宋金关系史的重要文献,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还保留了许多当时宋人和金人口头谈判的记录,是研究宋代汉语面貌的重要语料。本文以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全球汉语热的影响,商务汉语逐渐在外企公司成为重要的交际语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务人士对学习商务汉语感兴趣。商务汉语教材是商务汉语教学
本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语料库检索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搜集语料,甄别留学生出现的偏误,并把这些偏误进行系统分类,寻找学生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偏误提
晚清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体现明显的过渡性,既保留近代汉语的语言痕迹,又显示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词汇是语言的活化石,这一时期词汇更具特色,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可以说一切语言现象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有着与时俱进的特质。那么,如果有哪一种语言现象恰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