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QA三维重建系统在单孔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肺段切除术由于其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优势被逐渐广泛应用,但由于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使得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仍然存在争议。尤其在复杂肺段手术中争议更大。术前IQQA三维重建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其在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仍未得到验证。本文拟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有无IQQA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uni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uniport VATS)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手术相关指标,评估术前三维重建在复杂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间于我院胸外科接受单孔胸腔镜辅助复杂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术前进行IQQA三维重建分为重建组和未重建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段切除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及数目、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从而明确IQQA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这项研究共纳入360名患者,其中重建组279例,未重建组81例。在手术难度方面,重建组包括144例相对困难(51.6%)和135例困难(48.4%)肺段切除,未重建组包括69例相对困难(85.2%)和12例困难(14.8%)肺段切除,重建组手术难度明显大于未重建组(P<0.001)。重建组的术中出血量(40.57±19.03ml Vs 52.47±44.15ml,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7.89±5.00 Vs10.90±6.39,P<0.001)和组数(4.24±1.68 Vs 4.74±1.93,P=0.024)均显著少于未重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长期漏气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0天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需行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IQQA三维重建可以做到病灶精确定位、手术流程精细规划,肺门结构精准解剖,确保复杂肺段切除手术顺利完成,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福建省立医院行肝切除术后的巨大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巨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巨大肝癌直径的大小、复发的模式、复发后的治疗措施对于巨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并根据生存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生存模型。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总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共146例行肝切除术的巨大肝癌患者及34项临床病理因素,对随访结果及临床病
研究目的远端胆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胆管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且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20-40%。对于无远处转移的远端胆管癌,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SEER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database)中无转移远端胆管癌患者手术后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Nomogram)模型预测其生存率。为临床实践提供
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生和发展及其舒尼替尼耐药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肾癌的舒尼替尼耐药相关的基因,研究目标基因与肾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进一步探究目标基因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及肾癌细胞的舒尼替尼耐药性的影响,最后分析目标基因涉及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与材料: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相关,脂代谢临床指标作为贯穿于NAFLD病程中的主要监测指标,可以较明确的体现出NAFLD的疾病严重程度,本文旨在探讨脂代谢临床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对NAFLDHCC的提供有意义的临床标志物。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1月1号至2020年1月1号住院
背景和目的:高级别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相同的病理分级的患者预后差异仍较大。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分子病理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分子病理风险评分模型,并结合年龄、病理分级等临床因素,构建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预后列线图,预测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等分子病理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淋巴结转移(N1b)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为N1b PT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准确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协助早期发现N1b PTC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高危人群。方法:利用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 3个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3个中文数据库,检索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清扫术后淋巴结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起
背景:Mc Keown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可切除食管癌的常用的手术方式。吻合口瘘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管状胃的血供,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能否生长的关键因素。手术通常使用胃代食管在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中关键步骤是对胃的游离并制成管状胃,不可避免的要游离结扎胃左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在全胃中,胃左动脉是最大的供血动脉,同时胃底的主要血供来自于胃左动脉。在管
目的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与辅助及新辅助之间的最佳搭配目前仍处研究阶段。国外更多为术前新辅助,国内更多行术后辅助。本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生存的影响及其毒性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顺序。方法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初诊我院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根治性手术切除前后的时间分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pr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确定胃腺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Duodenal stump fistula,DSF)的风险。方法收录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的患者的病例数据共649例,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条件,将其中61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数据纳入本研究。收集
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强异质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组织学特性和临床表现存在较大异质性。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生存获益手段。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及临床意义,以此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治疗起到相关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测定5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的免疫检查点,包括PD-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