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性别与阶级:简·奥斯丁后期作品中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塑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奥斯丁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重要的女性小说家。在她四十多年的岁月生涯中,创作了六部经典长篇小说,忠实的反应了那个时代的乡村社会面貌以及作者的心路历程,随着后殖民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简·奥斯丁的小说给了我们新的阅读和阐释空间,提供了从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和阶级等方面研究奥斯丁小说的视角。  笔者旨在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阶级批评三个方面对简·奥斯丁的后期三部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爱玛》(Emma)、《劝导》(Persuasion)就种族、性别和阶级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分析简·奥斯丁本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塑造的过程,重点解析三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身份、社会性别和阶级身份,试图以此为参考并借鉴创作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展现奥斯本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塑造。  论文总共由五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具体展现奥斯丁本人的生平并对其作品做一个具体的概述,其次具体展现对奥斯丁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即问题的提出和关键术语的说明,展现论文选题的原因以及对论文中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第一章主要以《曼斯菲尔德庄园》文本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展示作者的文化身份诉求。其中第一节从地理位置和后天教育具体分析文化身份的决定因素;第二节从文化身份的犹疑和融合展现文化身份的一个变化过程;第三节具体展现奥斯丁的文化身份诉求,即对其后殖民主体文化身份的认同。  第二章主要以《爱玛》文本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展示社会性别的变化。第一节从父亲形象的弱化,道德形象的贬损两个方面展现男性社会性别的弱化这一事实;第二节从女性家庭主人翁身份的确立,以及女性在话语上的主动权来展示女性社会性别的彰显;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第三节具体展现奥斯丁的社会性别诉求,即拒绝做一位藏在屋里写作的女人。女性可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女性具有和男子一样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展现了奥斯丁的女性社会性别的自我塑造。  第三章主要以奥斯丁的最后一部作品《劝导》文本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阶级的角度来分析英国的阶级融合状况,以及奥斯丁本人的阶级身份认同和自我塑造。也是由三小节组成,第一节从土地贵族阶级经济道德的衰落,贵族妇女苛求门当户对婚姻的悲剧两个方面,展现土地贵族衰落的时代事实;第二节从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上层阶级妇女的迥异于以往的婚嫁模式,来展现中产阶级的崛起;第三节通过对奥斯丁本人的阶级身份背景的分析,展现奥斯丁的阶级身份观,即追求适度经济条件下有爱的婚姻。  结语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奥斯丁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奥斯丁小说中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和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的皮影艺术是独具传统特色的民族的、民间的艺术,它具备审美娱乐及社会功能传达的特性。陇东道情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重要的一支,以甘肃东部的环县为中心,在千沟万壑、交
本文以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和《西方正典》为主要的理论文本,将布鲁姆早期的影响诗学和晚期的经典观对照关联起来,对布鲁姆的经典观做一个理论上的梳理,并介绍布
蒙古族革命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茫茫的草原》、《西拉沐沦河的浪涛》、《骑兵之歌》是蒙古族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三部长篇小说对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发展有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项目化教学法为改进措施,通过实践,学生在实践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Based on the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作为一项联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技术,在沉寂近3年后,如今它又成为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走近千家万户,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给人们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网络用户增多,网络的不断开放,也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着一定威胁,出现了网络病毒、系统漏洞等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并重点对其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背景;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兰州鼓子是在兰州市区及周边县镇流传的一种特有的民间曲艺形式。兰州鼓子在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遍布兰州各地,家喻户晓,20世纪中期后受到政治权力与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逐渐淡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以易卜生的早期诗剧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作品中体现的他早期的宗教思想,尝试填补国内外易卜生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实证法,对易卜生早期十一部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