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前期环流异常和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hjy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51-2000年,50年全国160站降水、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EOF分析,合成分析等多种气象统计方法,研究影响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前期南半球中高纬地区环流异常,将这种环流异常指数化,检验其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预示作用,寻找该区环流异常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一概念模型来解释南北半球的这种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1月南半球赤道外中高纬地区40-60°S,1O-1000hPa,平流层整个纬圈带,对流层O-180°W,从高层至低层的环流异常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关系密切。定义指数IDX描述这种前期1月,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范围的环流异常结构,结果显示IDX与华北夏季降水呈负相关关系:IDX偏大,降水偏少,反之亦然;异常高的:IDX年对应华北地区早年,反之亦然。 1月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这种IDX型环流异常形成的原因是因为1月南半球赤道外区域平流层极涡发生异常,异常信号向下传播,形成平流层的极涡异常耦合平流层底层至对流层低层各高度面上三波结构环流异常。由于异常能量向下传播倾向于在西半球(0-180°w)进行,解释了西半球波动结构较东半球明显的现象。异常信号除了向下,还向西向北传播,在对流层高层进行且有特定的异常传播通道:南起西半球绕南极海域,向西向北由经南美和非洲大陆南端,赤道大西洋和印度洋,亚洲大陆的东部,继续向西向北最后到达北极。我国高空就位于异常向北传播的通道上。异常传播初期以纬向较大范围符号一致,经向正负相间的涡列形式向西向北传播,在5月左右,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异常能量的耗散,初始时维持的纬向较大范围符号一致的波列结构开始瓦解,形成纬向、经向都为正负相间的,尺度较小的涡旋结构,尤其在北半球赤道外区域。而这种涡列结构的破碎在我国对流层高层形成纬向上东西方向符号相异的涡旋异常结构,强迫出对流层低层我国东部西南风或东北风异常,从而导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最后提出一解释南半球赤道外平流层极涡异常向北传播的概念模型:南北半球赤道外平流层之间,在某种未知机制的引导下,存在异常能量的相互作用,且这种能量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引发对方第一模态形式的环流异常。故发生在南半球1月的极涡异常能迅速向北传播,从而导致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多种夏季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为保持夏季风指数序列长度的一致,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因资料集的差异导致系统性的偏差,选择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的30
近地面气象要素是天气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基本量,可为水资源利用、风能资源评估和农业生产活动等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其中风影响天气变化和区域气候的形成,探讨风场特征是陆面过程
周恩来坚强的党性,源于他能长期地、一贯地、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把党性修养作为做好工作的前提,有明确的党性修养的目的、内容和途径。周恩来坚强的党性,表现在他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文利用MODIS-GOCART同化的2001年逐月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在修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辐射方案的基础上,连续积分5年获得平均的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短波、长波辐射强迫,云对气溶
该文在陕西省1951~2000年气候资料的基础上,采用Z指数的方法确定了陕西省近50年的旱涝指数,详细讨论了陕西省的气温、降水和旱涝的年际、年代际和长期变化特征.根据最新月平
该文着眼于城市气溶胶辐射效应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这一前沿领域问题,针对地形复杂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中尺度WRF模式,将WRF模式与包含了大
舟山群岛一年四季都受海上大风影响,给海上作业、港口作业、航运交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研究舟山沿海大风的发生规律、形成机理、建立可靠的预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
<正>该课获2014年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颗枸杞豆》。大家注意一下,课题中"三颗"的"颗"是哪个"颗"?生(齐):"果""
文化的创造,应该与时俱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并不是要将古人所有的观念强加于当代人的各种生存现实之中。恰恰相反,我们当代正是要对中国古学进行去粗取精,去芜存真,融贯中西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建构新的文化而努力。
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平流层臭氧的恢复将对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平流层臭氧含量的变化与平流层Cly、 Bry等微量成分的变化密切相关。为了研究不同温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