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是国家一年一度的选拔性考试,是一次知识能力、心理、体能的综合测试,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中考是人生关键的一步,是人生重大的转折,它对翻开初中学生生命乐章的崭新一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压力和竞争。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阶段,心理表现较成人更显脆弱,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多方施压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值得庆幸的是,近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由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因此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舒缓、改善目前初中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症状。然而,2007年教育部提出的体育中考改革试点工作,又将初中体育纳入应试体育的范畴。
武汉市教育局发布的2008年体育中考成绩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全市有13129名考生(占12.5%)的体育中考成绩没有得到满分,也就是说,他们的体育中考成绩将直接影响中考总分,进而影响招生录取情况。因此,无论体育中考的初衷如何,客观上,使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进入了升学竞争的领域,不可避免地带上应试色彩。由于升学的压力,使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在初三、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体育活动中,被焦虑状态所困扰。因此如何通过对焦虑情绪的实证分析找到初中生体育运动中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而探寻缓解消除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国内外关于运动焦虑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侧重于对成人运动员或大学生运动焦虑的研究,对未成年人运动焦虑研究得比较少。对面临中考升学压力的初中生体育运动的特点、焦虑成因及降低焦虑的措施几乎没有提及。对初中生运动焦虑与运动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身体素质水平、学生对教师满意度与运动焦虑的相关性的研究也查不到相关文献,运动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也没有涉及。本研究通过对面临中考的初中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焦虑水平的测量,探寻初中生运动焦虑水平随中考临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变量的研究,分析初中生运动焦虑与运动绩效、身体素质水平、学生对教师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初中生运动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本研究的对象是面临中考的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对这个群体的研究,丰富运动心理学的运动焦虑理论,探询调控初中生运动焦虑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