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林业变迁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是以森林为工作对象的事业,中心任务是生产木材和利用木材。本文中的“林业”,指历史时期黔东南地区各族居民对森林的综合利用,即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培育、经营与管理,具体包括皇木采办、木材贸易、林副产品、人工营林、林木管护等一系列过程。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为“宜林山国”,崇山峻岭,林木葱茂,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林木产区。明清时期,随着林木采办与贸易大盛,以致诸多原始森林向人工营林转型。部分地区由于无序开发等因素,致使森林消失,出现濯濯童山。故深入剖析黔东南地区的林业变迁及其原因,对当下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着积极意义。为说明这一问题,本研究共分四章探讨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并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国内、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类梳理,以此为基础,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黔东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与清代以前的森林概貌。从地貌、土壤、气候、河流等方面阐述黔东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说明当地林业经营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联系。进而论证,清代以前黔东南地区多古木阴稠之原始林。但随着林木采办的兴盛,人工营林已零星出现。第三章清至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林木贸易与森林变迁。自清以降,黔东南地区的林木贸易规模空前,木材需求量与日俱增,仅靠砍伐原始林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诱发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兴起,最终替代原始林,成为当地林业经营的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境内局部区域由于无序开发,还出现了濯濯童山等现象,这亦是林业变迁的表现形式之一。第四章黔东南地区林业变迁的原因分析。在林业经济巨额利润的刺激下,黔东南地区人们纷纷投身造林,总结形成了系统的林木管护机制与成熟的林木培育技术,促成了当地原始林向人工营林的转型。而部分区域的无序开发,则成了局部地区森林锐减、童山濯濯的主要诱因。余论。重点是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黔东南地区林业变迁的经验教训。望能丰富和发展黔东南地区之林业文化,服务于当下的林业规划与环境保护,以保住经济线,留住青山景。故探讨黔东南地区林业变迁的原因,对于今天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贵州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单一功能的建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高层建筑向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导致建筑结构体系在上下部分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在结构变化的位置布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产业,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河池市是桂西北重要的林业基地,研究其林业产业能更好地为河池市林业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依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征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挖掘国内蕴藏的消费潜力的重要利器。在当前外需不振、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城镇化来挖掘我国巨大的
田七是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人身体健康与保健越来越关注,田七作为多种药品和保健品的原料,需
网球是国际化、职业化和商业化都很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选手的水平和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不仅得益于“举国体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兴趣不断高涨,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政府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决定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西方政府—非营利组
本研究主要以“城中村”改造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宁海县桃源街道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农户意愿和新制度经济学双重视角,对宁海县上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动因
如果没有正确理解OKR的精髓而盲目实施,到头来只会导致OKR流于形式,最终变成另一种形式的KPI而已,并不能给组织和个人带来成长或收益。
针对传统水库调度忽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采用增加生态因子考虑的方式来改进传统水库调度,协调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保护物种多样性,满足河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师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