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美国犹太作家艾·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犹太文学自发轫伊始就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二战以后,更取得骄人业绩,为世人所瞩目。国内对犹太文学研究的相关专著亦有数本,但尚没有将犹太小说的创作置于流散理论框架之下进行研究者。基于此,本论文力求有别他人,突破前者。笔者选取三位著名犹太作家——艾·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作为研究对象,将三位作家置于流散理论背景之下,探究他们如何在各自创作中寻求身份认同。   谈及文化身份,无外乎人们常说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诸问题。言及生存于美国——这一多元文化场域——的少数族裔群体,文化身份问题相对复杂化。以本研究所涉及的三位作家为例,上述问题则化为“我是犹太人,还是美国人”、“我是犹太作家还是美国作家?一等问题。杜波依斯认为,双重文化往往形成巨大的合力,撞击着文化主体的心灵。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犹太作家正是在双重文化的彼此冲突间审视历史,放眼当下,将这种对心灵的撞击化作文字,书写自我,书写认同。在关于“文化认同”这一主题的艺术表现中,蕴含着犹太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流散、迁徙经验。因此,众美国犹太作家身上所具有的、自小浸淫于其中的流散意识以及他们所在的外部环境——美国主流文化汇聚成一股合力,成为推动其创作的巨大动力。本论文基于对犹太民族流散史及其由此而衍生的特有民族文化、历史和族裔心理之关照,借用后殖民身份认同相关理论,细读文本,钩沉“流散”,深度探究各作家之创作。由于三位作家各自流散经历不同、于美国社会所处地位不同,对同一命题之解读现出明显差异,换言之,虽皆以创作寻其文化身份,却发出不同声音。三人间“既有共性,又显个性”,恰恰彰显众犹太作家积极的、动态的创作倾向.   本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犹太民族的流散历史进行简单回顾;谈及犹太人流散至美国之历史以及战后美国犹太文学所取得之成绩。笔者提出,战后美国犹太作家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身份认同意识,而在上述三位作家之创作中尤为彰显。   第二章主要将辛格及其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辛格本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行文中处处弥漫的犹太氛围,本研究主要在“广泛但不失深入”的文本阅读基础上,从其创作中找出具有代表性之主题加以探讨,进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辛格之创作.依笔者之见,辛格的文化认同观体现为:对同一族群内部成员所共有的历史经验、文化符码,及由此而衍生的相对稳定的、共同心理模式的认同。辛格的文学创作可概括为:作为犹太人而写,针对犹太人而写,为犹太人而写。于英语占绝对优势的美国,辛格坚持以犹太民族语言——意第绪语一进行创作,作家本人对犹太文化的拳拳挚爱流露笔端;辛格关心家长里短,体恤普通犹太小人物的生活窘境:辛格探究犹太知识分子于乱世中的生存危机;辛格更忧思于美国犹太人对纳粹大屠杀的淡然、冷漠,他甚至让他的主人公们回到耶路撒冷,完成“犹太人→以色列人”的身份转换。毋庸置疑,当面临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双重文化选择之时,辛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第三章着重探讨马拉默德及其小说创作。马拉默德虽被称为“犹太味儿最浓的犹太作家”,但他本人对这种称谓并不“领情”。马氏自言,自己“既是犹太人,又是美国人”。马拉默德对自己犹太身份的界定恰恰体现了族裔散居所形成的混合身份认同之特征,即,在双重意识框架下,身份认同主体将美国身份意识内化,然后又透过这种美国身份辨认自己的犹太身份,捕捉犹太文化的历史残迹。辛格本人对犹太人身份认同持“封闭”性态度,“生而为之,为而行之”是辛格对犹太人身份界定的苛刻标准。与辛格相比,马拉默德对主体身份之确定,尤其是对犹太身份之确定相对宽泛。马拉默德以其作品强调:在族裔散居状态下,主体之身份选择的变动性、生产性、可流动性。这一特性在其创作中尤其体现为:非犹太人可通过自省其身、参悟犹太真谛成为犹太人。马氏在其《店员》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范例:非犹太人弗兰克历经与犹太人莫里斯关系之转变,终得莫里斯之衣钵,重生为犹太人.辛格作品中的犹太人郁郁寡欢、超然于世外,如他在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身在流散之地,如“暖房中之植物,靠犹太典籍之滋养得以生存。”马拉默德的创作视野相对宽阔,非但将非犹太人之身份转变作为言说之话题,而且还跨越国界,钩沉历史,结合当下,反映流散于俄国的犹太人的现实境遇,启示犹太人如何于逆境中自由选择其文化身份。上述思想在《基辅怨》中得到有效阐释。   第四章研究之重点:罗斯及其创作。罗斯作为三位作家中唯一健在者,虽已75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频有佳作问世,堪称当今犹太作家群之领军人物。罗斯1959年以《再见吧,哥伦布》一举成名,至今共有29部小说问世。罗斯创作题材丰富,主题多变,但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在其创作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罗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有别于辛格和马拉默德:蒙惠于美国生活的罗斯俨然以美国人自居,并将犹太人视为美国人的一分子。辛格的流散意识体现在对东欧家园的无比眷恋;马拉默德体现为对身在异地的同族群境遇之关注。及至罗斯,情况大变:罗斯心仪之家园不在遥远的东欧,不在寒冷的俄国,他的主人公们一直沉醉于美国文化,却又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罗斯在创作《再见,哥伦布》之时,将家园设定为犹太人在美国的聚居区——纽瓦克;《美国牧歌》之创作初衷可追溯到越战结束之时,历经多年思考,罗斯终于在1997年完成该作.作品中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充分体现了一个犹太人的“美国梦”之幻灭。笔者认为,2006年出版的《普通人》暂且算作罗斯对犹太身份认同问题之思考的终结之作.如果说马拉默德告诉我们:人人都是犹太人,那么罗斯则意在提醒世人:犹太人也是人,犹太人也好色,也贪生,也怕死。任何人,无论其文化身份如何,其人生经历大抵如此:倾其一生,追寻理想自我。纵观罗斯之创作,其对文化身份的认同经历了渐进的、趋向于形而上的历程。在罗斯眼中,犹太人曾经被奴役、被压迫、屈辱的流散史已日渐模糊。满载历史创伤,充满文化印记,却又无以回归的东欧属于辛格等人;身在当下,心存“犹太”,做一个正直的犹太人,就仿若心在家园,这是马拉默德为犹太身份添加的注脚。罗斯呢?罗斯在《普通人》中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犹太人,但他更是一个与其他族裔人士别无两致的普通人,因此,在其身份认同过程中,族裔文化之影响实在微乎其微,文化身份认同已然升华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对理想自我之追寻。   最后是本研究的结语部分.在对三位作家进行系统研究之后,笔者得出结论:犹太民族千百年来的流散经验、犹太作家在双重甚至多元文化认同焦虑中的文化立场一直影响着各位作家之创作。正是通过对上述三位作家创作中具有共性问题的探讨和深度挖掘,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作家,乃至犹太文学一直在动态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认同。而恰恰是这种动态的思考、动态的写作让犹太文学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并在美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犹太文学体现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族裔文学之特色,通过对犹太作家“身份认同写作”之研究,可为深入探讨其他美国族裔作家之创作提供有效范例,进而提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文学之整体认识。
其他文献
1项目背景银行业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重点安全防范单位,具有规模多样、重要设施繁多、出入人员复杂、开放时间长、管理涉及领域广等特点,是犯罪分子侵害的主要
本论文将王印国在《学林》一书中对汉字使用问题的探究作了粗浅的梳理,全文由包括绪论在内的五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结合相关研
本文基于在韩国普通高中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实践与调研,以龙仁中学为个案,探讨海外中学的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法。   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和方法。汉语国际教育目前
本文第一章从报刊课的定位、报刊教材编写原则和报刊教材分析三个角度,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第二章根据教学规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安全运行受到电力企业的广泛关注,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城市自身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
目的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地区,观察营养强化面粉干预后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及VB12变化。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强化面粉覆盖的10个乡镇和未覆盖的3个乡镇中,选择18~39
蔬菜中农药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初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限于化学法、比色法和生物测定法,检测方法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也不高。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售膨松剂中铝含量情况,并为今后有目的地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CP-MS法对市内部分餐厅、职工食堂、学校食堂、集贸市场所采集泡打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