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发展。追溯历史根源,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执政理念中一直包含着一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等思想中都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以人为本”思想,但是并没有成为共产党执政纲领的中心观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毛泽东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的“以人为本”。  从内容上看,“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长期以来“左”的指导思想的产物和集中表现。“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可以说,中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是五千年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些成果的取得显然要归功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纲领。  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执政党的根本纲领依然有局限。因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所以离开人单纯讲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贫富悬殊、掠夺式开发、环境破坏、片面追求GDP指标、见物不见人等等,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张存在着局限性的、片面性的,尽管它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功绩,所以,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来正确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又是当时形势的必需,但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由此,以人为本的执政纲领正式形成,这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以人为本的依据包含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现实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集中体现在在现实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这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现实依据。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当然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当中来的。  以人为本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显然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痛斥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旧式分工对人的束缚影响,这都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表现。唯物史观所理解的“历史”,是人的活动史。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马克思还强调,人是社会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是由其后天的生存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这要求人们结成一定的关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哲学所坚持的中心观点都是: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从人是主体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社会,才能把握社会的真实本质。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使社会各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最深刻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含义是深刻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标准、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出发点,就是说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的,政策制定,都是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精神物质各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为标准,就是社会进步、社会物质财富、社会公正一系列问题都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为标准,没有离开以人的现实需要为目标的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人为目的,就是说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发展,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要求社会上的一个整体变化,片面讲以人为本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要求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标准,以人为目的,不能脱离开人讲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更不能脱离开人讲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创建以人为本发展的理念和制度,以及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人为本的执政纲领,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必须把它落到实处。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职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各项措施一定要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主要是观念、制度、现实的问题。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是属人的。人是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绝不能脱离开人讲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开人讲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建设小康的问题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以人为本的新的执政理念,真正地解决了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的,主要是指社会中各阶层能够和谐相处。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只有全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享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和尊严,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以人为本意昧着对曾经较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的彻底否定。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第一次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  总之,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而不能仅仅把人当作手段。从根本上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只有真正地把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确立起来,才能在将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其他文献
四十多年来,每当我翻阅老照片或踏上第二故乡的土地(60年代在皖南搞“社教”的一个小山村),便想起在“党旗林”工作的艰苦而光荣的岁月,心底会生起一种深深的眷恋,久久挥之不
弗协调逻辑属于异常型的非经典逻辑。它的创始人是巴西逻辑学家达·科斯塔。由于弗协调逻辑修改了经典的否定词,使矛盾律失去了在系统中的普遍有效性,从而使得这种逻辑系统具有
为开发西红花转录组SSR标记,利用MISA软件筛选了西红花球茎转录组测序获得的29 572条Unigenes,对其SSR信息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SSR引物,并随机选取30对SSR引物对
诗,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审美意象或意境对处于一定生存境遇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体验的呈现。从这种观点出发,本文以《诗经》为诗,而不为经,运用以诗解《诗》的方法,结合后世的诗词艺
《庄子》一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存的《庄子》三十三篇是由郭象修编过的。郭象为之作注,做出了新的诠释,这对《庄子》的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人
从组织课堂教学、培养英语思维等几个方面谈一谈英语教学实践中语感的重要性,共同分享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zing classroom te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我国而言,辽阔的幅员使得矿产资源的储量极其丰富,且种类齐全,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和技术在矿产的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矿产行业的发展和繁荣。调度绞车是当前大多数矿井中的主要运输设备,关系着矿井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针对当前矿山调度绞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日常检查和维护进行分析
北爱尔兰问题大概是迄今为止得到最多讨论或争论的问题之一,一方面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描述和解释该问题的理论复杂多样,没有定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仍然无
撰于船山去世前一年的《读通鉴论》是船山史论之代表作之一,既包摄了船山对历史开展的看法,也贯彻了船山博大醇厚的思想体系。本文以《读通鉴论》一至十卷(秦汉时期)为视角,尝试对
什么是认识,认识有没有规律,认识规律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出现之后,这些问题才得到清晰的回答。学界目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