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辐射对土壤-作物系统NO排放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5755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和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地表紫外辐射增强成为当今重大全球环境问题。UV-B辐射增强对作物生理生态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土壤一作物系统N<,2>O排放及生态系统呼吸。本文基于上述假设,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结合不同实验设计(室外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实验室培养试验)、不同作物类型(小麦和大豆)探讨了UV-B辐射对土壤-作物系统N<,2>O排放及呼吸速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以期为客观评价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和呼吸速率提供依据。 1.土壤-作物系统N<,2>O排放及呼吸速率观测结果表明: (1)在小麦生长的前期(返青期),UV-B辐射对土壤-冬小麦系统N<,2>O排放速率及呼吸速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拔节孕穗期前期,UV-B辐射显著减少了土壤-冬小麦系统N<,2>O排放速率及呼吸速率;拔节孕穗期后期及抽穗期,UV-B辐射对土壤-冬小麦系统N<,2>O排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仍然显著减少系统的呼吸速率。 (2)整个生育期内,UV-B辐射对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在UV-B处理的前期,UV-B对土壤-大豆系统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分枝后期及开花期,UV-B辐射显著减少了土壤-大豆系统呼吸速率;结荚期,UV-B辐射未对土壤-大豆系统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减少的趋势消失。 (3)UV-B辐射对土壤N<,2>O排放速率及呼吸速率影响不显著。 2.UV-B辐射增强对土壤-冬小麦系统N<,2>O排放及呼吸速率影响的可能机理: (1)受UV-B辐射影响的小麦碳氮代谢过程与呼吸作用和N<,2>O排放紧密相连:UV-B辐射增强显著减少小麦地上部分干重,以及地上部分呼吸速率,而对呼吸系数无显著影响。UV-B增强显著减少了小麦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拔节孕穗期叶片中光合产物可溶性糖的含量;UV-B增强对小麦叶片中N代谢过程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虽对小麦抽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却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显著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植株中TN、TP的量。 (2) UV-B辐射增强对土壤产N<,2>O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影响,主要是显著增加了小麦根区土壤有效氮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的量,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C/N比,使之由5.0增至6.8。但可能UV-B尚未对微生物总的活性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土壤呼吸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3.实验室培养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生长期接受UV-B辐射增强处理的作物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减少了成熟期小麦秸秆中酸性洗涤剂溶解物(ADS)、全P、全C的含量及C/N,增加全N的含量。添加小麦秸秆后,无论施与不施化肥,UV-B辐射都极大地促进了湿润条件下土壤N<,2>O排放,淹水条件下则无显著影响;而对CO<,2>排放的影响在湿润、淹水条件下均未达显著水平。 全文结论为:UV-B辐射对土壤-作物系统N<,2>O排放及呼吸速率的影响随作物生育期而改变;UV-B辐射增强对土壤-冬小麦系统N<,2>O排放及呼吸速率的影响可能受小麦植株碳氮代谢过程控制,并与土壤微生物过程有关。作物生长期接受UV-B辐射增强处理导致秸秆化学成分变化,从而促进了秸秆分解过程中N<,2>O排放。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用自制大孔径、高比表面积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TiO光催化剂;重点探讨了负载方法以及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酸性染料废水甲基橙的光解实验,探讨了所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为了解决将纳米 TiO的制备与负载工艺一体化所出现的重现性较差的问题,文章首先对TiO溶胶的制备工艺及条件进行了探索,选用有机金属醇盐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探讨了水分含量、抑制剂种类、
学位
本文以偏钒酸铵的草酸溶液为浸渍前驱体,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O/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乙二醛的液相氧化。研究结果表明,VO/C:催化剂对乙二醛的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乙醛酸选择性,反应过程中无需控制溶液pH值即可得到乙醛酸,乙醛酸在VO/C催化剂作用下不存在过度氧化,乙二醛的氧化产物主要是甲酸和乙醛酸,它们是一平行反应。在确定了催化体系中氧化产物的基础上,建立了比值导数波谱法同时
学位
目的研究监测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甘肃省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监测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平均死亡率为249.8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5.51/10万,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居
目的:观察3种含铋剂不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上消化道症状不适行胃镜检查和13C-UBT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组70例;A组(阿莫西林、四环素、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B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C组(四环素、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疗程共14天;治疗后1周、2周
目的:通过对20例健康年轻人鼻腔气流流场的分析,初步总结出正常国人鼻腔气流流场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鼻腔气道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螺旋CT对20例健康年轻国人的鼻腔进行冠状位连续扫描。根据CT提供的数据对鼻腔气流通道和上颌窦腔进行表面三维重建。设定气流通道壁为边界无滑移条件(Vs=0m/s),同时分别在气流通道前、后端施加边界条件(前鼻孔处为一个标准…
着眼于当前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满足未来变频控制技术的要求,研究开发既可以承受高能量密度输入,又能满足低铁损的纳米晶软磁复合铁芯非常必要。纳米晶软磁复合铁芯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因具有卓越的软磁性能,加上其力学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现已被广泛用作变压器、电机、互感器、电抗器中的核心材料,对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染色体畸变形成的融合基因与MICM分型、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与临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同时检测3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结果3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17例(44.74%)具有8种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包括SIL/TAL1,MLLex8/AF10,TE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的工作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于6月中下旬组成6个执法检查组,分别由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带队,赴12个设区的市对全省贯彻实
本文采用均相水解法,以TiO、无水乙醇、冰乙酸等为原料,分别以对甲苯磺酸(TSA)或柠檬酸(CA)为调节剂,研究了纳米TiO的可控合成条件,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BET(低温N吸附-解吸法)等进行了样品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模拟染料废水,探讨了合成的纳米TiO光催化降解性能、影响因素及与金红石相含量的关系,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1、用改进的均相水解法合成纳米TiO,提高焙烧
学位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所展现出的优异的功能性催生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了规避传统肿瘤治疗模式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以及由于化疗产生的耐药性,利用外源与相应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区域性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办法的有效策略。但是目前很多外源刺激的治疗模式受限于激发源的组织穿透深度低等问题,一般仅适用于浅表位肿瘤治疗。本文围绕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