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实践理性观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虚拟空间参与政治生活。同时,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从参与实践自身的结构出发,提升参与有序化与有效性,成为亟需深思和探究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是人类实践智慧的结晶,为主体实践活动提供普遍法则的范导。本文立足于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成因,基于马克思实践理性的普遍法则及内部要素的合理化,提出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实践问题的现实路径。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价值取向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热情与政治冷漠交织的参与意愿非均衡性、个体价值获取高于公共价值追求、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疏离等。究其根本原因,参与需求不合理是网络政治参与价值取向偏差的内在根源,价值原则缺位直接导致参与实践缺乏价值规约,虚拟空间人的全面发展的消隐对参与者价值取向存在负效应。以马克思实践理性价值向度的普遍法则为范导,应建构参与者主体需求合理化,建构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原则,加强公民价值教育,追求参与主体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关怀,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目的之“善”。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工具使用环节存在非合理有效使用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参与技术运用呈现娱乐化、参与载体使用呈现沉溺性、参与方法选择呈现另类化等。究其根源,主要受技术万能主义、形式主义及功利主义等工具理性僭越的影响。从马克思实践理性工具向度的普遍法则出发,坚持技术运用的合理有效性,重构参与主体与技术的关系;坚持载体使用的合理有效性,克服参与载体使用的形式化;坚持方法选择的合理有效性,超越参与方法的功利化选择。以此提升参与工具使用的合理有效性,提升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与有效性。
  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交往过程中,存在网络群体极化、网络交往信息失真、交往行为失范等问题,导致网络语言暴力、虚假民意、多数人暴政等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主体间性异化、交往空间脱域、交往规范缺失、交往语言异化等。从马克思实践理性交往向度的普遍法则出发,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融通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完善交往实践规范,提供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交往正当性的现实保障;实现语言良性沟通,建构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参与语言合理化路径;建构网络交往共同体,在异质化参与主体平等交往中达成协商共识,提升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与有效性。
  以实践理性合理化为前提,依据实践理性合理化的主要机制,建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参与——反思”的新生态,为实践理性更好地结构化范导参与实践提供现实对策。
其他文献
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于障碍性心理咨询,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帮助普通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中的困惑、问题,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良好发展,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方式。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格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具体理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
学位
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放弃自己的行为,并有效制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阻止犯罪行为有效避免危害结果出现,则将其作为犯罪中止予以认定一般并无争议。而现实生活中,却也存在着不少具有中止行为任意性,但并未有效阻止共犯或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此时,基于一人既遂、全案既遂的共同犯罪归责原则,就将自动放弃犯罪的人完全排除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可能性,是否符合个人责任原则、是否符合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否符合
学位
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既是司法实务认定的难点,也是刑法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作为正当防卫重要问题之一的挑拨防卫,却很少受人关注。学术研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行为人实施挑拨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对对方造成伤害,引起对方针对自己是侵害,并以防卫侵害为借口对对方实施侵害。在实践案件中,挑拨防卫由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意图不是实施防卫,而是利用防卫的外观来达到实施侵害的犯罪目的,故将挑拨防卫排除在正当防卫
学位
核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是从受害人的角度出发,规定在何种情况下,由营运者承担责任,而免责事由是从维护营运者的利益出发,规定营运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通过免责事由制度,平衡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协调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冲突,发挥了法律定分止争的功能。  核损害作为特殊的侵权行为,其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与一般侵权责任有所区别,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类型不能全部适用到核损害中,例如正当防卫、紧急
学位
备案登记历来作为一项行政管理措施而发挥效用,但在当前公私法交融的背景下,备案登记进入民事领域,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则为典型范例。在权利至上的背景下,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应当是对私权利的适度干预,目的应是出于对更高利益的保护。但在现行法规范层面,仅采行政处罚的方式对不动产交易合同的备案登记行为进行规制,而非将其作为保障私权利实现的制度手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动产交易合同备案登记具有了新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处于持续扩招之中,这对全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促进了教育公平、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婚育行为变迁等等。婚姻市场理论、生育的成本-效用理论等一些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扩展会导致生育率下降。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影响结婚率或初婚时间进而导致生育时间推迟、生育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导致了女性生育观念的变化,使其推迟生育时间、减少生育数量。所以本文的目
交往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讨论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交往,人们的交往在每一时代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网络虚拟社群交往作为当前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参与网络虚拟社群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虚拟社群交往又给人们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群交往的主力军,这种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
学位
本文在梳理历史脉络与搭建理论结构的整体思路下,对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进行“横向”的结构塑造,总结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进而阐明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启示,寻求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纵向”延伸。除绪论与结束语外,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界定。从词语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解释为“某一主体以马克思主义
学位
当前,创新已成为世界普遍的追求,创新实践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创新概念、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有利于有效指导创新实践。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做出理性判断,把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在继承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创新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习近平创新理念包括以下内容:(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推进理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是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点。考核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创新考核过程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突破口。进入新时代,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发展为考核创新提供思维变革和技术支持。探索大数据是否能以及如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是大数据时代优化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践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