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化纤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益肺化纤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PI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益肺化纤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with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RA-PIF)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48例肺脾气虚、痰瘀痹阻型RA-PIF患者,根据对照试验原则,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片(Methotrexate,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用导师经验方益肺化纤汤,两组均连续治疗随访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肺HRCT检查、血气分析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等重点指标的参数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个组别患者存在可比性。2.临床疗效方面:经益肺化纤汤治疗后的治疗组总有效率82.6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26.09%。3.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1.30%,对照组34.78%;经治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对比,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低,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证候积分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证候改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与体征积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恶风、胸闷、气短、关节疼痛、晨僵症状的积分出现大幅减小,且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4.肺功能方面: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后VC(%)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VC指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组内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加的幅度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HRCT评分方面:两组胸部HRCT影像学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组间、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气分析方面: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体内PaO2、SaO2指标升高相对于对照组组比较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内的比较分析,仅治疗组患者体内的PaO2、SaO2指标在用药前后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CRP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别之间患者ESR、CCP、RF-Ig G、Ig G、ALB指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内的比较分析,仅治疗组CRP、CCP在用药后出现降低,降低的幅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安全性理化指标观测数值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常规、粪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无任何相关不良事件。结论:1.益肺化纤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可有效改善RA-PIF肺脾气虚、痰瘀痹阻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肺功能、低氧及炎症状态,在稳定病情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基础治疗。2.益肺化纤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肺脾气虚、痰瘀痹阻型RA-PIF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固肺汤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验证穴位贴敷联合固肺汤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比单纯中药内服治疗的有效性,为中医内外合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肺病科(云南省中医院光华院区)门诊患者且符合纳入标准72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组随机分成36例。处理: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内服中药固肺汤,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本课题以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并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加减益气活血汤对本次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表现、衰弱改善程度及血压控制的临床疗效,评估本方在临床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更多治疗思路。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减益气活血汤
目的:在“治痰先治气”理论指导下,研究益气化痰方(治疗组)对肺癌气虚痰湿证的影响,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气虚痰湿证)、PS评分的变化情况,来评价此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每组各纳入22例,治疗组予益气化痰方治疗(口服,1剂/日,3次/日),对照组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口服,6g/次,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PS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一
研究目的: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瘀证的关系,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理论与数据依据。研究方法:1.根据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表设计。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中医药大学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78例,分为轻度脂肪肝(136例)、中度脂肪肝(30例)、重度脂肪肝(12例),并采集患者基本情况、生活方式、中医四诊信息、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通络方对脾虚血瘀型Ⅲ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临床症状和肾近曲小管损伤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肾小球滤
目的:观察温阳逐饮化瘀汤治疗肺心病心衰(阳虚水泛夹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探求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方法:收集符合肺心病心衰且中医辨证为阳虚水泛夹瘀的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对两组患者基线水平进行比较,要求无差异。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温阳逐饮化瘀汤,疗程为12天。治疗过程中脱落剔除共10例,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2例。观察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医药在妇科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方面的价值,观察温阳通瘀汤对妇科恶性肿瘤高凝状态阳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最终纳入符合妇科恶性肿瘤高凝状态阳虚血瘀型的患者50例,用随机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瘀汤治疗2周,对照组用采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2周。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中医证候
目的本课题运用国家级名医张良英教授经验方消癖饮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乳癖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一种治疗本病更好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肝郁痰凝型的乳癖患者,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n=34)口服消癖饮联合中药封包;对照组A(n=35)仅口服消癖饮;对照组B(n=33)仅中药封包。三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症、次症、
目的:1.观察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挖掘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彝医药防治GA的临床研究。3.为进一步研究彝医药治疗GA提供临床依据,为治疗GA的彝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收集急性期GA受试者120例,间歇期GA受试者120例,各期分组采用随机对照法,急性期分治疗组60例(妙茯止痛颗粒)、对照组60例(秋水仙碱片),用药5天;间歇期分治疗组60例(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肺功能检测(FEV1、PEF)、Fe NO、EOS%、ACT评分等客观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分析,观察屏风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验证该方的安全性,为屏风青龙汤治疗本病提供临床参考、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屏风青龙汤。治疗周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