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材料发光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基高效发光尤其是高调制速率的高效硅基激光器的实现是整个硅基光电子学领域最核心的环节,也是迄今为止硅基光子学研究领域唯一没有解决也看不到明确解决方向的难题。此一难题的解决,不仅将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应用意义,必将极大的促进光电子集成回路(OEIC)的真正突破,对整个人类的文明产生类似于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激光器一样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围绕如何提高硅基材料发光效率在几个不同的方面做了一点有特色的工作,在包括硅基稀土金属离子掺杂发光、硅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等电子发光)以及在突破常规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发光理论进而提高硅基带边发光效率方面作出了一点探索,并提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在各种不同方式(热氧化和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淀积)生长的化学计量配比的SiO2薄膜里面利用大剂量的杂质离子(Al和P)协同注入有意识的产生大量与氧空位有关的微缺陷,来敏化稀土离子的高效发光,实现了比较强的稀土离子Yb3+和Er3+发光,对Al、Yb和Al、Er共注入SiO2体系实现了迄今为止报道的最低的温度淬灭系数(分别约为2和1)。   根据实验事实并结合文献报道,我们认为:与一般报道的介质体系中硅纳米晶或非晶硅纳米团簇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机制相反,真正起作用的是体系中与氧、氮等有关的微缺陷,这种微缺陷一方面与稀土离子结合使稀土离子具有光学活性,另一方面也使稀土离子具有电学活性,使能量能够有效的通过非共振转移方式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激发稀土离子发光。当然,不排除能量是由硅纳米晶或非晶硅纳米团簇传递而来,但是真正决定稀土离子发光能力的是来自于与氧、氮等有关的微缺陷接受外界能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的能力。此一解释也适用于半导体硅基(包括单晶硅、多晶硅以及非晶硅)稀土离子掺杂发光。   提出了一种采用改进的复合稀土离子源来实现高效硅基稀土离子掺杂发光的方案。利用复合稀土离子ErF1+、ErF2+和PrF2+离子注入单晶硅,分别实现了1.54微米和1.3微米波段的低温近红外硅基发光。1.54微米的发光来自于注入的稀土Er3+离子,而与PrF2+注入相关的1.3微米的发光来自于离子注入引入的缺陷如位错等。   借鉴半导体工业中成熟的利用H-L-H(高温-低温-高温)工艺生成纳米尺度的二氧化硅团簇实现杂质过渡金属离子吸杂(Gettering)的原理,我们在单晶硅中氧离子注入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高温退火在硅基材料中形成纳米尺度的二氧化硅颗粒,在此基础上注入稀土离子Er,此时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作为注入的稀土离子的成核中心,有效避免了具有光学惰性的ErSix的生成,提高了注入的氧离子的利用效率和具有光学活性和电学活性的稀土离子浓度,实现了低温硅基Er3+离子的近红外1.54微米发光。此上三种稀土离子的掺杂方式都有很好的重复性。   通过硫族元素(S,Te)和IB族过渡金属元素(Cu,Ag)共掺实现了高效的液氮温度下近红外(1.3微米)硅基(块体硅和Ge/Si多量子阱)等电子发光,与没有共掺过渡金属元素相比,发光强度有4倍以上的增强,也实现了260 K的光致发光,实验证实了国外利用光检测磁共振(ODMR)得到的关于硫掺硅等电子发光来自于S-Cu复合体的猜测。   提出了一种与现有硅微电子工艺完全兼容的横向p-i-n结构电注入并附有调控栅极的硅基发光器件方案。在此方案中,一方面在栅极位置可施加强电场或者强光场在有源区产生更高密度的偏离热平衡分布的声子;另一方面,在栅极施加高频的交变电场,可提高电子、空穴和晶格碰撞的几率。两种方式都可实现更高效率的硅基带边声子辅助发光。同时,合适的高频交变简谐电场将在垂直方向上将电子限制在晶格常数尺度的空间内来回运动,造成电子波函数在动量空间的展开,提高电子空穴辐射复合的几率,从而增强硅基带边发光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性的在p区、i区以及n区施加合适的纵向调控电场,使硅基非直接带隙声子辅助带边发光由一个二级微扰过程变为两个连续的一级微扰过程提高间接带隙硅基材料的发光效率。   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外硅基发光研究的现状和思路对未来硅基发光的研究提出了一点展望和建议。
其他文献
转录调节因子是一类能与靶基因结合并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蛋白,其DNA结合结构域的结构模式呈现出一些典型的特征,如碱性螺旋-环-螺旋、螺旋-转角-螺旋、锌指和碱性亮氨酸拉链等,
学位
学位
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中,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它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及结构简单等特点,是当前短距离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根
本文以脑电为主要手段,从时间过程入手,研究了两种视觉任务的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得到一些和学习有关的新发现,也加强了对知觉本身的研究。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射频产品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频率综合器作为射频集成电路中的关键模块之一,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射频前端系统的整体性
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以来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不仅直接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甚至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对高原地区的植物多样性
在不同物种中,直系同源基因通常被认为在功能上保守,也就是“直系同源-功能推测”(orthology-function conjecture)假说。然而,对于大型基因家族的直系同源基因,该假说却面临挑战。
锁相环作为提供时钟和频率基准的重要模块,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模块。由于其性能
电导率即溶液单位长度的电导值,用于表征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率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电导率的测量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工业流程控制、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和产品质量检验过程。影响电导率准确测量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极化效应、电容效应和温度。然而,传统的电导率仪没有档位转换,由温度、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影响引起的误差需进行人工补偿或使用复杂的硬件电路来消除,但这些方法因功耗大且校正范围小,已不适用于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