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和水分添加对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微生物过程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导致了局部区域植物生产力增加和降雨格局改变,由于植物生产力的增加致使大量有机碳输入土壤从而可能会改变地下碳循环。然而,关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输入和降雨量增加对地下微生物过程及植物生长交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向0-10cm土层添加凋落物粉末模拟土壤有机碳输入增加,通过增水模拟降雨量增加来探讨有机碳和水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过程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经过两个生长季(2010和201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添加显著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和净氮矿化率,但并未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真菌:细菌生物量比无显著变化)。在有机碳添加处理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生长季末,植物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均随着有机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有机碳添加处理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只显著地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同时,有机碳添加处理对植物群落结构(禾草:杂类草生物量比)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植物生长均受到能量(碳源)和养分的的限制。   水分添加显著地增加了土壤净氮矿化率,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并且水分添加只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在第一个生长季中显著增加,而在第二个生长季中却无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水分效应响应的削弱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显著降低限制了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水分添加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第二年中发生转变(真菌:细菌生物量比增加),真菌比例的增加导致了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减慢。然而,土壤净氮矿化率与微生物活性对水分添加的响应并不同步,土壤微生物活性在第二个生长季对水分添加的响应不显著,但净氮矿化率却持续地增加。导致这种响应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经过了第一个生长季的水分添加处理后,植物根系和地上植被氮含量均显著地增加,在第二个生长季中,由于地上和地下凋落物氮含量的增加会使土壤有机质中的氮含量增加,所以,既使在第二年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水分添加的响应不显著,但是单位质量和时间内从土壤有机质中释放出的无机氮含量却增加。水分添加也显著地增加了植物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促进了禾草与杂类草的生长,然而对植物群落结构(禾草:杂类草生物量比)影响不显著。   当有机碳添加和水分添加协同作用于土壤微生物时,微生物活性对水分的敏感性在第二年并没有降低,而且真菌:细菌生物量比也无显著变化。这可能是因为,有机碳添加(伴随着养分的释放)缓解了养分对微生物的限制。有机碳和水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也存在交互作用。虽然有机碳添加或水分添加对禾草:杂类草生物量比无影响,但有机碳和水分添加的共同作用却显著地提高了禾草:杂类草生物量比。这可能是由于养分和水分的同时增加改善了土壤条件,使具有良好竞争能力的优势种迅速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呼伦贝尔草原,碳添加效应将调节着水分对土壤微生物过程及植物生长的效应。   未来降雨量和土壤有机碳输入增加及其交互作用会对地下微生物过程及植物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能量和水分缺乏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和水分添加提高了底物能量和养分水平,改变了土壤微生物过程、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本研究为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提供充足和有力的参数依据,有利于准确地模拟整个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程度,减小模型模拟和评估中的不确定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和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由于无线信道具备广播特性,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特性,通过协作中继的方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其中物理层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日益加重和气候的改变,蓝藻水华的暴发在世界各地逐渐加剧,有毒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藻细胞的破裂释放到水中,对人类及各种动物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
基于纳米物理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管阵列天线的概念。通过对纳米管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传导特性的分析,发现纳米管内电子运动具有无散射的弹道输运效应,从而使得利用纳米管
为了研究中国西北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第四纪气候变化对其进化进程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河西菊(Hexinia polydichotoma)两种植物,运用叶绿体基因
“画人物以得其性情为妙,东丹此图,不惟尽其形态,而人犬相习,又得于笔墨丹青之外,为可珍也。”录自《试古堂书画汇考》[松雪论画]这是松雪论画文章中的最后一部分,强调绘画得
植物对非生物因素胁迫的生理响应存在性别差异。通常情况下,相对于雄株,雌株遭受的伤害更大。然而,雌雄异株植物不同性别个体应对非生物胁迫时所表现出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此
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低灵敏度和低动态范围的缺陷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它的一系列优点,如低功耗、系统尺寸小、数字时序电路易与像素阵列集成到一个芯片,正在不断掀起业界的研
随着Internet和个人无线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近年来短距离无线通信,如超宽带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
菌根共生是自然界最为广泛的共生形式,80-90%的陆生植物可以与丛枝菌根真菌建立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的从土壤中获得磷和氮等无机及矿质营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