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效应子的筛选与功能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l)是水稻(Oryza sativaL.)的主要害虫,与水稻共进化的时间有约25万年。褐飞虱取食水稻时,用口针刺穿植物表皮,然后穿透植物细胞壁,进入到韧皮部吸取汁液。在取食过程中,褐飞虱分泌唾液进入植物组织。刺吸式昆虫的唾液在它们与植物的互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容性。广义上,能够被昆虫分泌到植物细胞中,并且可以对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某种改变的唾液蛋白和其他分子被称为效应子。目前,从褐飞虱中只鉴定了少数几个效应子。
  本文对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进行了分析,预测出了1140个唾液分泌蛋白质,得到了褐飞虱唾液分泌蛋白组。对该分泌蛋白组的分析发现,褐飞虱中存在保守的和快速进化的唾液蛋白。通过在烟草叶片和水稻原生质体中表达64个褐飞虱唾液蛋白,筛选得到了6个可以引起植物反应的候选效应子。其中,唾液蛋白Nl12、Nl16、Nl28和Nl43引起了烟草叶片细胞死亡,Nl40引起叶片褪绿,Nl32则导致烟草植株矮小。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唾液蛋白可能具有效应子的功能。
  组织表达分析显示,上述6个候选效应子在唾液腺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织。对候选效应子在植物中的亚细胞定位和引起细胞死亡的结构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褐飞虱候选效应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Nl28、Nl40和Nl43是褐飞虱特异性蛋白质,而Nl12(protein disulfide-isomerase)、Nl16(apolipophorin-Ⅲ)和Nl32(chemosensory protein)是昆虫的保守蛋白。我们的结果表明,与植物病原菌相比,褐飞虱的效应子可能更加保守。Nl40家族有着多种由可变剪切形成的转录本,是褐飞虱中效应蛋白快速进化和扩展的典型例子。
  我们对NlCSPs(Nilaparvata lugenschemosensory proteins)的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和引起烟草的表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烟草瞬时转化实验发现,NlCSP家族成员可导致烟草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小和细胞死亡。PVX(PotatoVirus X)是一种可感染烟草的病毒,用PVX-NlCSP1转染烟草,其顶端叶片的PVX-CP基因的表达量比对照明显升高,这表明NlCSP1增强了PVXRNA的积累,增强了PVX病毒的致病性。对NlCSPs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11个NlCSP家族成员中有4个(NlCSP1、NlCSP4、NlCSP5和NlCSP9)主要定位在烟草细胞核,其余7个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结构分析发现,NlCSP1、NlCSP4和NlCSP5的OS-D结构域两端和中间的碱性氨基酸K和R影响其核定位,而NlCSP9的核定位信号则位于74-130aa区域。对NlCSP家族的11个成员的碱性氨基酸(K, R)频率进行了统计,发现其平均频率在15%以上。因此我们认为,NlCSP家族富含碱性氨基酸K和R,可能容易形成核定位信号。NlCSPs通过OS-D结构域在烟草中引起矮小表型,保留或者去掉信号肽都不影响其在烟草中引起矮小表型的功能。OS-D结构域两端的一些氨基酸缺失后,蛋白变得更容易降解,因此我们认为NlCSPs的OS-D结构域两端的区域影响了蛋白的稳定性。烟草瞬时转化实验发现,来自6个不同目昆虫的8个CSPs都可以在烟草中引起矮小表型。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发现,6个不同目昆虫中的CSPs有着相似的空间结构,都是由大约6个α螺旋组成的球状结构。我们挑选了在8个CSPs中都保守的14个位点,对NlCSP1进行了氨基酸突变实验,结果表明,一个或者两个氨基酸的突变不会对NlCSP1的功能产生影响。
  NlCSP1在烟草中表达可以引起植株矮小表型,还能增强PVX病毒的致病性,其功能与病毒的RNA沉默抑制子相似,所以我们在16c本氏烟草中检测了NlCSP1抑制GFP沉默的能力。结果表明,NlCSP1在烟草中不能抑制局部的GFP沉默,但是可以抑制系统性的GFP沉默,因此,NlCSP1可能是一个RNA沉默抑制子。进一步分析发现,和对照GFP相比,NlCSP1不能引起烟草未注射部位叶片RNA沉默相关基因(NbDCL2、NbDCL4、NbRDR1、NbRDR6、NbAGO1和NbAGO4)表达的明显变化。我们将35S-NlCSP1和对照35S-GFP注射烟草12天后,通过小RNA测序,鉴定到了在烟草注射部位叶片中差异表达的106个miRNAs和在顶端未注射部位叶片中差异表达的97个miRNAs,以及差异表达的miRNAs的314个和467个靶基因。GO分析发现,在差异表达的miRNAs靶基因中,定位在细胞核的靶基因数量最多。KEGG富集分析发现,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miRNAs靶基因数量最多。靶基因的细胞核定位和参与激素信号转导都和NlCSP1在烟草中引以起矮小表型相关。
  我们发现NlCSP1在褐飞虱唾液腺中高表达,在褐飞虱取食水稻的时候,NlCSP1可以被分泌进入水稻组织,并且NlCSP1转基因的水稻可以促进褐飞虱的取食,起到效应子的作用。NlCSP1作为效应子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对天然来源及健康性的日益关注,植物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及日化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也不断发展,但生产方法仍存在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缺点。本文主要以植物芽苗为原料并以其内生菌为发酵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制备生物活性成分。植物芽苗发酵制备植物活性成分实现了生物质的高效利用,功能性成分的绿色生产,并减少了产物制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为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植物资源开发
学位
蚬壳花椒(Zdnthoxylum dissitum Hesl),又名单面针,是我国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极大,而当前的蚬壳花椒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且因萌发困难、无节制的开采与利用等因素,导致其物种资源已濒临近危。因此,提高蚬壳花椒种子萌发率,打破木本植物种子的休眠机制,已经成为解决其资源量匮乏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拥有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活性氧的
学位
一、目的  头颈部癌(Head neck cancer,HNC)包括起源于口腔、咽、喉、鼻腔、鼻窦等部位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6%,病理类型几乎为鳞癌。全世界每年报告约65000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新发病例,其中35000例死亡。目前,对于HNSCC患者的治疗都是基于肿瘤分期和潜在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起源于B系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细胞学特点是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浆细胞的恶性病变。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在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占12%,居于第二位,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主要特点是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浸润,并产生无功能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于患者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浆细胞浸润,使得骨髓三系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
人或动物可通过声信息交流获取目标信息,以适应生活、生存以及繁殖的需要。然而,声信息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影响。此时,信号发出者可通过发声控制增强发声信号的识别,而信号接受者的听觉系统则产生适应性改变以提高对声信号的加工效率。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被认为是完成听觉-运动整合(auditory-motor interaction)的重要核团,参与信号声加工和发声控制(
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胆固醇在发育和成人生长过程中部是必不可少的。脑胆固醇代谢紊乱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亨廷顿病(HD)和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胆固醇代谢在细胞水平受到严格调控,除了典型的胆固醇代谢转录调节(例如,通过SREBP和LXR),最近研究表明miRNA是胆固醇动态平衡的有效转录后调节因子。  对用MβCD急速去除胆固醇的神经元做鼠源microRNAs表
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MDS)是一类表型严重、具有组织特异性的隐性遗传病,其主要特征是受累组织和器官的线粒体DNA含量显著降低。目前已知有9种基因突变会导致MDS,脱氧鸟苷激酶(DGUOK)是其中之一。几乎所有的DGUOK突变患者都会出现肝脏铁过载并进展为肝衰竭,部分患者可有肝脏肿瘤。DGUOK突变患者通常在2岁前死亡,除了肝移植外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线粒体DNA缺失与肝脏铁过载导致的肝损伤
蛋白质设计一项充满希望又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将蛋白质的理论设计与实验手段相结合,是蛋白质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围绕设计蛋白质相互作用功能的检测体系的构建,蛋白质设计在提升蛋白质热稳定性上的应用,设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蛋白质热稳定性中的上位作用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系列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鉴定以及定向进化的系统。本系统是基于小鼠和大肠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
人类耳蜗毛细胞因为感染、遗传因素、缺氧、自身免疫失调、耳毒性药物或噪声暴露而丢失后将无法再生,从而导致永久性耳聋。然而,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低等动物的听觉毛细胞却具备再生能力。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毛细胞再生机制相关的信号通路,比如Wnt和Notch信号。然而,毛细胞损毁时,通常伴有大量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反应对毛细胞再生是否有作用仍然未知。  由于斑马鱼幼鱼侧线十分容易观察和接近,本研究使用了
植物体内存在免疫系统以应对外界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其免疫系统可以分为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引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immunity, PTI)以及病原菌效应因子引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前者是定位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病原菌的保守成分相关分子模式(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