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技术策略研究——以长江下游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调设备是近代人类环境科技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空调设备,人类才能突破自然通风的限制,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使人类的生产力与经济力得以快速提升。然而不幸的是,空调技术使建筑设计者日渐堕落,忘却了自然通风的设计能力,使建筑日渐空调化、巨型化、气密化,消耗大量地球资源。   本文首先介绍建筑设计通风系统的概念,从建筑的细胞单元--单一空间开始,解析自然通风的原理,从而研究单体建筑设计时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进而扩展到建筑场地环境内的微气候设计方法和原则。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明通风系统的概念,自然通风技术在长江下游夏热冬冷地区的优势及其系统组成。第三章通过单一空间的研究主要论述自然通风的原理,并通过CFD技术的辅助模拟,研究自然通风的通风口和通风路径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第四章落实到具体的建筑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包括平面和剖面的布局方式,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材料和材料的建构方式。第五章分别从建筑要素和环境要素论述微气候设计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第六章为小结,总结自然通风的可行性设计流程及建筑设计与运营遇到的其他问题,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当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运用以及建筑创作日益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设计、新造型。面对建筑创作的繁荣,如何在设计方法和理论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有着
本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严重阻碍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进入小康生活的现状,试图以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以体现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城市地下空间蓬勃发展的世纪。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扩充基
学位
杭州市建筑设计行业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有十余年,但对于BIM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始终没有本质性进展,整体依然呈现出“实施项目数量少,技术应用深度低”的状况。目前来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汽车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车道不断加宽,人行道越来越窄,穿梭的汽车让人们提心吊胆,由于人与机动交通的矛盾日益激化,触动人们的反思并进行了“步行革命”,“
本文通过引入哲学“存在”、心理学“倾诉欲”等相关定义,来解读纪念性建筑中“纪念性”的成因,确定纪念性建筑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对“纪念”主题构思及利用“空
现今城市生活构成元素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相互作用复杂化,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得以满足,舒适、心理需求正进一步对城市综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城市环境设计已经不仅仅
华南圭(1876—1961),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很有影响的工程师、建筑教育家。1904年赴法国学习土木工程。成为法国巴黎公益工程大学(Travaux Publics)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10年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旧住宅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80年代住宅(区)为实例进行研究。在当前的状况下,旧住宅改造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是住房制度改革
空间一直被认为是建筑学领域最重要、最本质、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建筑的主要使用价值体现。虽然空间一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很容易被人们感知和使用,但却很难用语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