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在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英语的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词汇能力,才能有效得提高其英语语言能力。在词汇中,多义词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英语词汇中更是包含了很大比例的多义词。这给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被看作是无理可据的。因此,教师一般会罗列多义词的各个义项,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是让他们根据语境进行猜测。学生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去快捷有效地记忆和使用多义词。而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就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产生和发展之前,隐喻被看作是用于文学作品的一种修辞方法,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中,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20世纪80年代,兰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标志着认知隐喻研究的开端。概念隐喻理论的理论核心是:概念隐喻是人们通过对某一领域的理解和经验去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机制。认知角度的概念隐喻对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对词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益处。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从理论上论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帮助和启示,也有研究者尝试把它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本文作者也想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来验证概念隐喻理论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多义词的学习和使用能力。本论文旨在探索运用概念隐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提出的总假设是:在大学生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践中,运用概念隐喻方法比运用传统方法更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两个具体的假设是:第一,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践中,运用概念隐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隐喻水平;第二,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践中,运用概念隐喻方法学习和记忆英语多义词更有效。本论文中,第一章介绍了此研究的意义和论文的大体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隐喻研究和多义词教学的发展概况,以及概念隐喻应用于多义词教学的研究概况进行了评述。第三章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原型理论、范畴和范畴化、图式意象和概念隐喻理论。其中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其定义、工作机制、成立的基础、分类和特性等,并分析了其与多义词之间的关系。在第四章,作者将概念隐喻理论具体运用到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包含12周的教学和2周的测验。第五章中,作者将测试后的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收集和分析,验证得出运用概念隐喻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英语多义词,并对提高学生的隐喻水平有帮助。第六章中,作者根据教学实验的结论得出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最后一章,作者对本文的最终得出的结论以及局限性和不足加以说明。
其他文献
评价是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评价理念由“对学习的评价”向“为学习而评价”,甚至是“评价式学习”而转变,如何用评价来促进学习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
行为金融学中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由于投资者情绪可以影响证券市场的股价波动和交易主体的交易策略,因此有必要对投资者情绪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寻找投
枇杷(Eriobotiya japonica Lindl.)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果树,其果实于春末夏初成熟,酸甜适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乃果中佳品。目前生产中广泛栽培的枇杷品种,其果肉较薄,果实大多
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启蒙导师,其素养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的高低。学前教育师资水平要获得提升,需要国家加大教育力度
云南省是我国岩溶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之一,本文介绍了云南石漠化片区概况,总结了石漠化片区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石漠化片区的致贫因素进行了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追求优质高效的教育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追求,实现优质教育最终落脚于高质高效的教学和课堂上,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专业水平的
依恋理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社会适应和亲密关系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结果已经应用于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领域。亲子依恋和成人依恋是两种重要依
<正>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对结构粘合剂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据报道,近年来高性能结构粘合剂的市场,美国占61.2%,欧洲占24.3%,日本占14.5%。结构粘合剂在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点。文章选取了有着“最后的人民
教育测量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进行量化确定与描述的过程,而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学习方式的演变不断推动着教育测量范式的变革。近百年来,学习方式经